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90后”台青“登陆”6年:从“寻根”到“扎根” “毫无疑问,大陆发展空间更大,我希望能在这里扎根发展。”台湾青年高崇轩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台湾到大陆6年多来,他完成了从求学者到求职者、再到创业者及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转变,也从“寻根”变为“扎根”。 台湾青年高崇轩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台湾到大陆6年多来,他完成了从求学者到求职者、再到创业者及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转变,也从“寻根”变为“扎根”。资料图为2015年6月27日,高崇轩(左一)在北京参加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 受访者供图 “根在大陆,我却对大陆一无所知,这听起来就很荒谬。”他说,也正因如此,从台中逢甲大学毕业后,高崇轩放弃了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硕士的机会,转而选择北京清华大学。 “刚到北京,父亲就打电话嘱咐我,到各地走走,尤其要回老家看看。”高崇轩回忆,2013年,他生平第一次回到老家江西瑞金。在与叔公一家人同吃同住的数日里,他感到“既陌生又亲切”。 台湾青年高崇轩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台湾到大陆6年多来,他完成了从求学者到求职者、再到创业者及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转变,也从“寻根”变为“扎根”。资料图为2013年8月30日,高崇轩初到北京,在清华大学门前留影。 受访者供图 高崇轩在北京所学专业是建筑设计。他说,近年来大陆各地发展日新月异,对建筑人才需求明显攀升。自己逐渐意识到,留下来发展是个不错选择。 高崇轩在家中排行老幺,哥哥姐姐都已在台湾工作。虽然家人都很希望能够早日团聚,但对他的决定还是表示支持。 台湾青年高崇轩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台湾到大陆6年多来,他完成了从求学者到求职者、再到创业者及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转变,也从“寻根”变为“扎根”。资料图为2017年1月25日,高崇轩(后排右三)与同事提前共庆春节。 受访者供图 “硕士毕业后,我在北京一家大型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刚开始有些不太适应。”他说,在建筑设计行业,台湾更多是建筑事务所。而在大陆,一个大型设计院的规模相当于台湾几十个事务所,牵扯到很多层面,因此需要考虑的内容更多。 “但这也给了我更大的施展空间,在校所学的东西,有了更宏观的运用平台。”他介绍,几年来,已参与山东省临沂市战略规划、山东省临沂市半程镇总体规划、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白云区城市设计等多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动辄几百公顷,许多建筑设计师工作数十年也未必能参与其中一个,这也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 在大陆的几年里,高崇轩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从台湾到大陆发展的朋友。归结原因,他总结为“有相同的初衷和理念”。 “两岸关系好,台湾同胞才会好。然而两岸青年的交流现状却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台湾近代史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台湾青年对大陆很陌生。”他感慨,若不是当初选择来到大陆,可能自己也会对大陆存有偏见,因此“台青太需要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 2016年,高崇轩与16位台湾青年发起成立“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通过举办参访、实习、培训、联谊等活动,推动两岸青年交流。 “这让我又多了一重‘两岸交流使者’的身份。”高崇轩称,会为台青来大陆生活、求学、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也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讲解大陆的政策措施,鼓励他们在大陆发展。 他表示,大陆正在推动乡村振兴,且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而自己在设计院曾从事村镇体系规划设计工作,这让他看到创业契机。不久前刚辞掉设计院的工作,他正打算结合专业,在更宽广的平台上施展手脚。 高崇轩目前住一套两居室公租房,每天早晨6点起床,晨读,遛狗,锻炼,之后开始忙创业的事情。 采访的最后,高崇轩向记者透露,明年将与黑龙江大庆的女朋友结婚。“我们几乎是最南与最北的结合,性格互补,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笑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