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我写过一篇《国务院令加持,大学生职前培训的风口要来了!》国务院令加持,大学生职前培训的风口要来了!的文章,那个月的17日,国务院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0号令,正式发布了已经在2018年5月2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个《条例》将“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审批、设立人才中介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3个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1项,并把许可范围缩减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而对社会上存在最多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培训、承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全部从以前的许可制度变更为备案制度。 一、大学生职前教育的机会K12教育、英语听说教育,少儿编程之类的素质教育,已经挂了好几年的大风,这些教育类型虽然市场前景光明,无奈痛点也是十分明显: 基于以上因素,教学标准化很难实现,也就代表着规模效益或者边际效应很难实现,绝大多数从业者还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 1、生源集中,且通过高考录取已经把“相似的人”集中在一个区域,招生环境集中; 每年900万的大学毕业生,以目前普遍性的收费2-3万元标准,就是1800-3000亿元的职前培训市场。 二、泥沙俱下的职前培训现实我在《张栋伟:大学生职前教育市场的三个反思》里简单的提到过,面对大学生职前教育市场,实际的情况令人担忧。 无论是做教育,还是做培训,本质上都是一个社会服务。既然是社会服务,就要和纯粹的商业手段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遗憾的是,在互联网创业大潮里涌现的职前教育公司,基本上都是冲着赚钱来的,所以各种花式手段令人瞠目: 常见的招生简章,就是XXX老师出身于某大企业高级职位,现在亲手带领教学,传授葵花宝典云云。 这个XXX或者用个英文名让你无从查起,或者对从业岗位语焉不详,借着大企业品牌招摇撞骗。 一般的规律是,越是双一流院校的好学生,越是主动来报名学习。所以学员们自身素质就能让自己的应聘通过率达到70%-80%。 所谓“保证入职,无效退款”的招生承诺,就是默认要赚这70-80%的好学生钱,退掉30%的其他学生学费。这些要退还的亏损,已经通过高额学费转嫁到了那些本来就会被录取的学生身上。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来应对就业压力,于是很多社会企业就又开始打上了这个主意。 据《新京报》报道,2014年以来,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厦门中海航投资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开设高铁乘务班,入读该班需缴纳2万元的培训费。学生称,校方承诺毕业后可成为高铁乘务员。 但大学生门花了2万元学习高铁乘务专业之后,毕业了却被安排到火车站去当保安和搬运工。 虽然日前贵州省教育厅已责成相关院校及合作企业,退还违规收取的培养费。但是,4年的大学青春,就这么白白流逝掉了。 实际上,目前曾经很白领的很多工种,并不好招聘。高铁乘务员一直都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 只需要花2-3万元,就可以保障拿到年薪10万元起步的大厂白领工作,你心动不? 没钱没关系,线个月免息,或者每日低至2元钱成本,最长可以续约到36个月还款,怎么样,心动了吗? 大学生职前教育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年自动更新900万新人,供无良机构反复教(收)育(割)。 三、深耕线年创办了“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平台后,同样是切身之痛,理解了新东方、达内教育之类的机构,为什么必须在各地保持庞大的分校数量。教育培训这个事情,不管是招生,还是授课,线下和线上的效果,真的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觉得,大学生职业培训的格局,可能要上升到产业互联网高度,即:在不改变教育培训现有工作方式的情况下,如何把流程进行互联网化,做效率提升。 区域之间的培训企业则进行学员&岗位的信息共享,实现就业机会一体化。在这方面,我和孙凌(前超级课程表联合创始人之一,现智联招聘校园业务负责人)一直在摸索,也组了一个微信群有百十个做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人士,包括比如三节课徐财星、小灯塔路叔、快慢英语李常虹、500强校园招聘萧烨、智人播客刘星,乃至公益为核心的途梦教育杨雪芹等。 尾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和孙凌都写了不少的反思文章,欢迎大家搜索一下。我的专栏都叫“张栋伟”,孙凌的叫“孙凌Reborn”。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