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于1941 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1954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开设 101 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我国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其中,77 人工作待落实(正在求职中或实习中),55 人正在办理出国(境)留学手续或准备 2020 年国内升学考试。 其余依次:北大29人,人民大学18人,贸大6人,清华5人,南大、法大各4人,北师大、同济各3人。 留学人数较上届383人增加,其中去美国增加15人、英国增3人,香港、日本减3人。 共 195人赴世界top100 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境)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49.37%。 主要流向事业单位(28.94%)、其他企业(28.54%)、国有企业(18.81%),其他占比最小。 行业前三:教育(28.94%),IT业(1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90%)。 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发展前景好、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福利待遇好。 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发展前景好、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福利待遇好。 本科生从开始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平均用时 3.94 个月,主要集中在 2019 年 4 月拿到首份录用通知,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15.63 份,平均获得面试机会 6.75 次,平均收到录用通知 2.48 个。 研究生平均用时 4.83 个月,主要集中在 2018 年 11 月拿到首份录用通知,平均投递简历 28.45 份,获得面试机会 10.56 次,收到录用通知 3 个。 本科生求职渠道中,校园渠道(31.42%)是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其次是用人单位自设渠道(25.29%)。 研究生最主要通过“学校 / 学院发布的招聘信息”(45.77%)和“学校组织的招聘会”(38.73%)求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