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远就能闻到异味,官兵苦不堪言,现在基本看不到白色垃圾了。”6月20日,南部战区空军某机场一垃圾集中填埋点旁,场站机载弹药大队上等兵王梓高兴地对笔者说。 垃圾污染曾长期困扰他们。笔者了解到,由于部队位置偏僻,远离市政配套垃圾处理资源,以往垃圾处理主要依靠集中填埋和焚烧。这既对周边水质空气造成二次污染,损害官兵身心健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民关系。 作为全军首批、空军首家试运行单位,上级去年为该片部队修建了一座由焚烧炉、上料系统、引风机等模块组成的专业垃圾处理站,具备日处理8吨垃圾能力。建成后,他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完善运行规范,收集试运行期间各项数据和问题,为其它基层部队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笔者看到,该垃圾处理站远离营区、独成一体,10余米高的崭新厂房内人车分流、物以类分,垃圾入厂后立即倒入封闭池中发酵。整片区域干净整洁、无异味。 在中央控制室内,机营股战士罗鹏杰通过控制台,熟练地操纵大型抓斗从垃圾池中抓取垃圾,再通过补料仓倒入焚烧炉中燃烧。 “垃圾存储到一定量后即开炉焚烧,处理完再停炉。”罗鹏杰介绍,厂家在试运行期间派了9名技术人员带教,场站从基层单位抽调人员跟班学习。 “焚烧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等优点,产生的废气烟尘可防、可控、可治!”谈起项目特点,工厂技术人员李师傅颇为自豪。 走进一楼厂房,热浪扑面而来。几座高大的焚烧炉和引风机等模块矗立在厂房内。炉底的传送带正源源不断送出燃烧后的残渣,两名战士正认真检查残渣技术指标,然后将其运至集中堆放点。 “节能、环保。”李师傅介绍,该系统运用高低温热解兼容技术,依靠垃圾自身热量完成热解气化焚烧,无需添加辅助燃料。燃烧后的残渣可直接作为制砖、铺路砖等建筑材料的辅料进行综合利用。 焚烧量不小,但为何异味不大。面对笔者的疑问,李师傅指着一个2米高的铁塔:“这是除酸塔,废气通过碱性液中和后,酸碱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试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笔者了解到,由于前期堆积垃圾中搀杂大量建筑垃圾,除渣机排渣时刮板时常出现断裂、卡停等现象。 “我们正在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场站机营股股长吴蔡彬说,常态化处理机制建立后,各基层单位将区分生活垃圾和不可处理的建筑垃圾、金属制品等分类存放,场站定时派车收集处理。 绿色环保的军营,能为官兵创造健康舒适的练兵打仗环境。部队领导介绍,垃圾处理站规范运行后,能有效解决营区垃圾污染问题,改善营区地下水质,同时还可以协助解决周边村民生活垃圾问题,拉进军民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