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众多高校纷纷在人工智能这一专业上发力。在距离高考70天时,教育部公布了35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随后,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北京大学启动机器人本科生培养、浙江大学设立竺可桢学院图灵班。 从这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高校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的重视程度之高,而这种重视程度也将带动考生对这一专业的报考。今年,人工智能专业或将成为“爆款”。根据腾讯研究院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AI工程师平均年薪为34万元,接近IT工程师的两倍。有10年以上经验的AI工程师年薪高达140万元,而IT工程师还不到55万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则显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高达150万,到2025年将达到200万。 一方面是行业的巨额年薪,另一方面是百万人才缺口。当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AI发展和商用落地的一大短板,这一发展痛点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此外,教育部还发布了《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编写50本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在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教育的推动下,今年人工智能专业一度成为“爆款”。日前,艾媒咨询重磅发布《2019中国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新兴热门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智能硬件、5G、商业航空等在内的十大专业。 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35所新增AI本科高校的名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人工智能专业代码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制四年。 新增人工智能院校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名校,也有安徽工程大学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甚至还有华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2所师范类高校。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双双宣布成立新专业北大2019年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清华大学则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今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两大名校的动作,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工智能专业的火热。 自1978年就成立计算机系的浙江大学,也将人工智能定位为计算机专业重点发展的主攻方向,并设立竺可桢学院图灵班,配备以图灵奖获得者Whitfield Diffie教授、潘云鹤院士、吴朝晖院士、陈纯院士等为首的豪华导师阵容。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发布201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简章,宣布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无人驾驶航空系统工程等5个专业。上海同济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也将于今年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不过,人工智能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开设专业这么简单。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所说,如果像当年搞软件学院一样,弄出一堆人工智能学院,那可能会是个灾难。顶级AI人才的培养需要顶级高校多投入一些资源,培养一些好的学生。 高校培养AI人才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学以致用,真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高校对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一致。在这方面,企业和高校共同合作,将能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人才培养,希望微软能够赋能中国高校计算机领域的科研教育工作者,加速中国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 全球化AI+IoT平台涂鸦智能也积极组织智能制造企业走进高校,交流智能化商业浪潮下AI技术的发展机遇。2019年1月,由涂鸦智能领衔的智商学院俱乐部走进哈佛大学、麻省大学等全球顶级高校,学习全球顶级高校的技术研究,进一步推动AI+IoT技术研究落地。 此外,涂鸦智能还成立了智商投盟,通过连接技术、软硬件、服务、新零售及金融等一体化的多维生态圈,为有智能化升级需求的企业提供资本层面的助力。无疑,政府、高校、企业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力,未来将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从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