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模式转变为“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就业机制市场化、人才流动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大学生就业难,从表面上看,是高校连年扩招直接带来的结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同步出现,给人的感觉就是由于高校的大量扩招才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如果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全都归咎于高校扩招的话,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无助于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 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对毕业生的就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决不仅仅是因为高校的扩招,扩招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原因。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真的没有那么多岗位来接受毕业生,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具体来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定时期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为80万~100万个,可见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减员增效,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人员精简分流,不仅不能像以往那样吸纳大量劳动力,相反还造成了大量从业人员的体制性失业。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影响。而同时,毕业生数量的增幅却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发展速度,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这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其周围的父母、邻居、同学和朋友等关于就业的看法对毕业生具有很大影响,他们大都认为:在大城市、月薪高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找得到这样的一份好工作就是能干;而国家和政府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为国家相对落后的地区作贡献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相应配套的优惠政策不齐全,或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但大城市、高薪水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又怎么能都找到这样的“好工作”呢?如此,就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社会舆论与国家政策不符,这不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建设。 4、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 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还有较大影响。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和就业机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一些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的陈旧观念上,找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还有人把毕业后的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还有不少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大多局限于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过多的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在不良择业心理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 如前所述,导致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让我们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是目前摆在高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因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注重扶持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努力提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同时,政府各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就业优先”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并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内容,缩短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再次,高校要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应狠抓质量,狠抓特色,形成自己的人才特色和品质。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收集并提供广泛的用人需求信息和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上。然而,大学生作为求职的主体,就业的成功最终要由他们与用人单位拍板成交。所以,如何激发和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不能等到学生临毕业时才进行指导,而应该以系统的观点来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自己的职业选择。 学生就业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他的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个人兴趣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另外,各专业学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号召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入项目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利用自己在做项目和做科研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的联系,积极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全员促进就业。 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就业指导的重要环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通过组织选派学生到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加深对公司的了解,并邀请单位的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参与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就业指导向课堂外延伸,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是向用人单位提供人才的“厂家”,用人单位是接收人才的“客户”,供需双方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合作的愿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化,要求高校改变观念,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走出校门,积极主动地到人才需求较多的地区联系就业信息,开展广泛的就业宣传,着力于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发展,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加快建设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成为决定毕业生能否充分顺利就业,毕业生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基础。高校应及时把毕业生资源信息公布在校园网及各地人才资源库的网络上,便于用人单位查询,同时利用现代化的IT数字技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提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双向选择的平台,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 [1] 蔡立彬等 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邬大光等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