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观察网 http://www.chinagcw.com.cn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观察网

张车伟:从经济体系运行角度看我国当前就业问题

来源:未知 作者:观察员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08
摘要:以下观点整理自张车伟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期)上的发言 这次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传统的就业冲击是完全不同的,它完全是外在的,和我们过去谈到的自然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都不太一样。这次冲击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在

  以下观点整理自张车伟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期)上的发言

  这次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传统的就业冲击是完全不同的,它完全是外在的,和我们过去谈到的自然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都不太一样。这次冲击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在上百年的历史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判断当前的就业形势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开始是一个小的冲击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样的冲击应该是快速呈现V字型反弹趋势,很快就能够恢复。但现在看来,疫情的冲击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这种冲击型失业可能就会慢慢演变成结构性的失业。从疫情的发生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从国际上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控制的程度。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果,但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没有消除,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回到正轨上。现在需要担心的是我们所受到的冲击性失业正在慢慢变成结构性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是和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密切相关的,这次疫情过后,我们经济发展、结构转变都会经历比较大的阵痛。

  这次疫情之后,国内外需求会受到明显的冲击,并且本次疫情对国际贸易冲击非常明显。所以很多依赖外部需求的外向型经济体受本次疫情影响明显,即使疫情恢复,外部需求能否恢复还是有疑问的。我们的外部需求结构也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外部需求可能还在,但过去的产业或产品需要会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冲击。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国内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注意到这样的趋势之后,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国内需求。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一些受到影响的外部需求转化为内部需求进而应对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

  总体来看,这样的就业形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当前对它的研究还不到位,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仅仅从数字来看,疫情对我们就业影响不是特别大,失业率增加了不到1个百分点。真实的就业形势远远比数字体现的要严峻得多,造成失业率不能反映失业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国家的基本体制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显性失业率不会特别高。遭受冲击时,正值我国春节假期。就统计数据而言,就业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农民工群体,而农民工群体在失业统计当中很难被统计到数据当中。所以虽然失业率看起来并不是很高,但真实失业率有多少,这个数字恐怕很难掌握和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疫情对就业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失业率数字上,失业率仅仅是我们观察就业形势的一个指标,我们更需要关注收入水平的变化。虽然收入水平的变化统计数字很难反映,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疫情对老百姓收入的影响非常大。一是存在这样一大群体,他们丢掉工作、已经没有收入,却在统计上没有显示出失业;二是存在一部分即使有工作但收入下降非常大的人,这是因为有些企业可能没有裁员但实际工资发放与劳动时间、工作量密切相关。在就业受冲击的情况下,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从统计数字上来讲,收入大概出现了7%的下降,老百姓实际的生活水平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总体来讲,现在的就业面临这个世纪以来又一次比较严峻的形势,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在“六保”当中我们把保就业放在第一位是很必要的,因为我们从“六稳”到“六保”,只有保住了就业才能保住基本的民生。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政策来看,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用力还是对的。

  难点是什么?难点是我们怎么样应对这次结构性失业问题,这次情况是从冲击型失业变成结构型失业,这一轮结构型失业使得我们面临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大转变,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叠加在了一起。这次疫情的冲击带来一个非常强的外力,让我们思考下一步怎样应对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我们如何更好地建立不断完善就业保障制度的问题。

  就业形势的应对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就业问题不能仅仅从就业角度来看,因为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一个结果,是我们这种经济表现的结果。

  从长期来看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必须要将其和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从根本上讲,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要从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手。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仍然在继续,城市人口的流动或者人口布局的速度有所减弱,但是还没有到一个均衡点上。下一步的发展,既要抓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同时,农村的发展也是下一步要关注的重点。中国的思路比较清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的结合,就是下一步我们所说的城乡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形态和未来发展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现在中国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和过去经济变化发展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迁移到沿海发达的城市地区,实现了就业岗位和人员的匹配,但也使我国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后发展的大势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会看到东部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创造速度与过去相比大大减弱,也不再能吸收如此数量的外来劳动力就业。同时,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机会,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下一步发展的大势。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让劳动力供给能够适应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怎样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且能够找到适合的劳动力,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看到横向的变化之外,也要看到在这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产业革命带来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可以看到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尤其是AI、大数据、互联网、5G技术的应用对就业形态带来新的冲击,这种冲击背景下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会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就业创造分布的地区也有所不同,过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而现在中小城市可能会有一些新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让劳动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是解决就业问题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疫情冲击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应该引起重视。疫情冲击是一种外在力量,首先使外部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我们的内部需求在疫情冲击之后也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意味着下一步经济发展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这会带来结构性失业问题。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长期问题,这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才能让劳动者素质、技能以及大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是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在应对失业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真正需要失业保险的人不一定能够领到相关补贴,而我国失业保险存在很大的结余。所以说当前的失业保险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根上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面临比较大的结构调整的时候,让失业保险为临时失业者提供一个临时的、短期的基本生活保障。近些年来我国低保、养老保险制度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完善,与其他制度对比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有所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观察员

中国观察网独家出品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手机: 邮箱:123456@qq.com
联系电话:010-8888888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