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湖南日报》第三版刊登了省委组织部对50名省管干部的任前公示。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湖南理工学院拟任院长余三定,专业技术职务为教授,但学历仅为大专。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一位从清华园里走出的博士生求职时多次遭拒,原因很简单——其本科上的不是“211”名校。在硕士、博士满天飞的当下,初一看,领导一所二本院校的校长学历仅为大专,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非同寻常,并心生疑窦:难道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当此大任? 但百度查阅余三定的履历,就能发现“大专”学历的帽子下,还的确掩遮着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除一大堆学术成果外,更在文艺学与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曾先后获得冰心奖评委会授予的理论贡献奖、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从其相关介绍中还可得知,余三定曾到北大做过访问学者,曾参加过华中师大研究生课程学习。斗胆推测,以其现有科研成果,无论是北大还是华中师大,余三定申请一个论文博士,应该不是难事。为何这么多年,其学历还是一个“大专”? 查阅其发表的文章,似乎可找到答案。多年来,余三定不遗余力反对学术浮夸、心态浮躁,主张扎实开展学术研究。就在之前不久的4月16日,他在《人民日报》载文《做学问莫买椟还珠》,认为高校学术评价“基本不看学术成果的实际情况和实质内容,只看项目、获奖、论文、研究基地、平台、团队等贴的‘标签’是否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导致“学风浮躁、学术垃圾、学术造假等现象甚嚣尘上”。唯此,他呼吁“改良学术风气,恢复学术生态平衡。”如此扎实做学问的人,自然不会太在乎自己的学历是不是大专,更不屑在学历上弄虚作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以余三定“大专”学历的“硬伤”,将其挡在院长候选人之外。在当下招人动辄考量第一学历是否“211”、“985”名牌大学的怪象下,相关部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做法,尤显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