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坚持把就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积极应对疫情对劳务输转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早谋划、抢先机、快推动、速落实,全力稳定劳务“铁杆庄稼”,努力保住就业“最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市有意愿输转贫困劳动力27.22万人(未脱贫户劳动力3852人、监测户劳动力5750人)以及边缘户劳动力9971人全部输转就业,实现了有意愿输转贫困劳动力应转尽转;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0.15万人,完成年任务69万人的101.66%。 一是抢抓先机开展“点对点”输转。及时出台《疫情防控形势下就业扶贫组织化劳务输转工作实施方案》,推出了4项11条“硬核措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政府负责,人社、交通、卫建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及时掌握各地用工信息、复工时间和返城规定,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就业服务,收集发布1.09万家企业的用工信息,涉及岗位需求110多万个(次);组织专列专厢187批次、专车320次、专机5架次,为农民工提供“上车出家门,下车进厂门”的出行安全服务,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转农村劳动力1.99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200多人。二是精准施策实行“一对一”帮扶。充分调度各方力量,成立以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农民工就业工作包抓组,深入基层一线专题督导;督促县区、乡镇、村组全员上阵,摸清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尤其是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等“三类人员”的输转意愿和就业情况,采取“一人一案”“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积极动员群众外出务工;建立“三日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的劳务输转“三项机制”,召开调度会、培训会4次,开展督查3次,印发通报8次,为扎实推进就业扶贫有力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三是拓展空间抓好东西部协作。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政策机遇,市、县两级主动“走出去”对接,在天津市建立了“甘肃省天水市转移就业基地”,在天津市6个协作区建立了劳务工作站,有序引导贫困群众输转就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劳务对接合作,先后与辽宁盘锦、江西南昌、福建晋江等地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加强与成渝经济圈和新疆、内蒙等地政府、用工企业衔接对接,拓展西部就业劳务基地,与兵团图木舒克市建立友好城市意向;全市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固定劳务输出基地1080个。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保就业。按照“稳企业、保就业”的总体要求,建立稳就业政策落实周统计、月调度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1795户1.2172亿元,失业保险费1836户619.33万元,工伤保险费1788户302.16万元;为883户企业返还稳岗补贴1485.8万元,涉及职工5.64万人,为11户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困难企业稳岗返还1600余万元;为18个工程建设项目缓缴保证金2832.99万元,9个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免缴保证金3504.6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为9家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的2615家企业减免房租、水电、物业等各项费用1349.6万元。二是盘活公益性岗位兜就业。近三年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5万个,今年新开发3712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和2520个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对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兜底,重点保障29个未脱贫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8808个,优先吸纳社区、周边乡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三是项目带动拓宽就业。积极争取实施重大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投资、稳定增长、吸纳就业。以天平高速公路天水段、职教园区等全市70个重大项目复工为契机,协调发改、交通、住建等部门优先吸纳当地农民工就业;深化与万达集团、陕西白鹿仓投资控股集团等外地企业合作,把吸纳本地区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条件列入招商引资内容;加快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目前开发区实有各类企业461个,从业人员2.2万余人;为全市167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紧缺工种112个,吸纳就业2.4万余人。四是支持创业扩大就业。把优化创业环境作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制定出台《天水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天水市关于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电商和餐饮、文旅、物流为抓手,合力推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全方位平台。截至目前,全市为1215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7185亿元,吸纳带动就业3000余人,其中为144名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985万元。全市建成各类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53家,其中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7家,入驻企业3622户,吸纳带动就业2.8万余人。秦安县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率先开放部分地段,发展地摊经济,引导和吸纳个体户、就业困难人员有序“摆摊”,打造“夜经济”,新增“地摊”400余个,新增就业700余人。 坚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通过抓培训,强技能,不断提升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制定印发了《天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天水市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培训券式”模式,精准筛选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工种,做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管理“四个精准”。一是发挥牵头作用。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各行业部门和成员单位作用。近年来,全市人社部门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25.54万人,牵头组织农业部门开展科技明白人培训5.98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542人,牵头组织畜牧部门开展培训3.21万人次、妇联开展陇原巧手培训2.18万人、教育部门开展培训1.45万人,加速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努力锻造一批有理想讲诚信、懂技术会创新、能担当讲奉献的劳务工人。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3.249万人,完成年任务3.65万人的89.01%,其中培训建档立卡劳动力2.718万人,拨付培训补助资金2818.788万元。二是打造劳务品牌。综合分析多年来全市劳务输出大军的从业流向和技能优势,整合资源开展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培训。打造“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娲乡家政大嫂”等国家级、省级优秀劳务品牌28个。张家川县突出民族特色,精心打造“伊香拉面师”品牌,累计开展烹饪培训174期15104人,其中10717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张家川县在全国各地开办餐饮店1.88万家,年创收超过35亿元。三是培育新兴业态。面对疫情影响,积极转变观念,化危机为机遇,印发《关于疫情期间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协调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利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手机APP等平台,着力开展电商等各类培训,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直销等新业态。秦州区烟铺大樱桃“直播带货”“大地湾女神”文化推广等一批新业态初步形成,趟出了一条创业就业的新路子。 一是创新政策鼓励多元创建。始终把扶贫车间作为吸纳农民工居家就业的有效抓手,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扶贫车间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提出实施四大计划、推进16项措施,从税收减免、财政奖补、金融支持、土地优惠等方面引导扶贫车间创建和提质增效。累计筹集资金为扶贫车间落实专项财政奖补资金360万元,落实培训补助、就业补贴、场地租赁及电费补贴等各类补助资金786.26万元,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266.27万元,减免税费超过0.9亿元。在各类利好政策的叠加效应下,扶贫车间多点开花,全市已建成认定扶贫车间348家(其中2020年新增26家)。甘谷县腾达实业在全省建成48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25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38人,2019年,企业负责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二是稳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指导扶贫车间在落实厂房车间消毒、原料产品消毒、员工佩戴口罩、制定应急预案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全市348家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吸纳就业1.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257人。甘谷县积极组织腾达等扶贫车间将服装加工生产线进行改造,生产民用口罩等防护用品,捐赠基层防控战线,并出口伊朗等国家。三是引导转型升级布局乡村振兴。全市按照“工业强市”战略、打造工业“六大集群”和实施“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的总体规划,把扶贫车间建设融入全市产业发展大局,出台《创新运用工业化理念推进扶贫车间转型升级若干措施》,将扶贫车间生产经营纳入全市工业产业体系进行规划,着力做精做好扶贫车间产业链。打造了一批服装生产、麻鞋编织、橡胶鞋制作等劳动密集加工类扶贫车间和“达达”牌衬衫等一批“扶贫产业”品牌。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果品、蔬菜、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扶贫车间,促进特色产业与扶贫车间有机融合,链接“特色产业+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发展要素,初步形成张家川畜牧、秦安县及麦积区果品、武山县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扶贫车间群”,打造区域产业扶贫、群众就近务工的“发展新力量”,努力使扶贫车间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