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校主动为学生提供假就业信息、学生“学信网”就业状态被更改……羊城晚报记者深入调查高校就业数据造假问题 但记者调查发现,高校就业数据造假案例仍不少见,为让就业率更好看,甚至有学校主动为学生提供假就业信息、大会批评学生没有集体意识、为学生单方签下灵活就业表。在部分电商平台,更是可用40元轻易买到“就业证明”。种种乱象背后,专家呼吁为数据指标“松绑”。 佳颖目前已从位于华北地区的某高校毕业。毕业前,学院老师催促未就业的学生填写就业统计表,对于还未找到正式工作的佳颖而言,此举让她略有不快。“学院将就业信息填写任务安排到每位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身上,并对没就业的学生逐一打电线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佳颖的论文指导老师打来电话。“找个单位挂个名字,实在找不到的话,学院可以帮忙找,签约的公司自己也可以随时解约。”佳颖回忆,本应是讨论论文修改的十分钟通话时间里,其中五分钟老师都在催促填写就业统计资料。随后,学院发通知要求“每天都要向导师汇报就业进展”。 西南地区某高校的毕业生小玲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班主任天天都在催我交就业协议给他。”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明确向班主任表示“还没有就业,没办法交就业协议”,不过,班主任随即出招“也可以找年前实习的公司盖章,目前咱们班级在全系就业率最低”。 为了提高就业率,华中地区某高校的毕业生吴奇所在院系,甚至动员了辅导员、论文老师、班长轮番上阵,通过毕业班群通知或私聊等方式督促学生填报。为何校方如此重视这项工作?学院下发的通知中早已阐明:“由于教育厅一直在公布就业率,就业率直接影响专业声誉,专业声誉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更直接影响着招生。”吴奇向记者出示了院方在班级群里下发的“最后通牒”,其中写道:“请大家务必提高认识,在本月24号把协议签了,灵活就业协议也行”。 6月17日,教育部启动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包括“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内的“四不准”规定。一周后,佳颖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这则消息的截图,同时附带一句“已经晚了,被迫签了”。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7月14日,教育部官网再次发布通知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数据弄虚作假,将对相关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除了找熟人或朋友单位签灵活就业协议等操作,记者还在电商平台搜索到多个店在售的“就业证明”,40元就可买到。店家称“盖鲜章,不包邮”。页面销售记录显示,某单件商品当月已售出近500份。 实际上,早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对高校就业信息启动核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自7月15日起,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已向2020届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发送手机短信,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学信网”查询本人就业状况,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对存在问题的所有信息进行逐条核实、逐一查处。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7月16日,华北地区某工程院校的毕业生小林的个人学信网毕业去向有了更新,不过,该条更新的毕业去向与小林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之前我不签就业表,学校也没催过我,没想到直接改了学信网的就业信息。”页面显示,就业信息由就读院校就业管理部门报送。随后,小林所在的班级群里,有人发出通知称“大家在学信网上看到的灵活就业信息不影响升学、入伍、出国等”,并着重强调,“请大家确认即可,不要有反馈”。 “不要有反馈的意思是不要在网站上反馈‘信息有误’,而应第一时间向学校反馈。”对此,7月24日,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经核实上述通知是由该校某院系专业辅导员发布。“学生的就业状态有可能影响到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学校决不允许发生此类情况。目前中心已要求相关学院对毕业生逐一电话核实就业信息,我们会尽快核查处理,并根据学生自愿,在政策范围内及时修正”。 在毕业生就业数据中“掺水分”,一些高校院系的老师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华北地区某省重点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向记者透露,这是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已久的问题。他向记者出示的一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重点大学各学院的就业率普遍较低,但仅20天后,排名前两个学院的就业率迅速攀升,攀升幅度超50%。 该名老师目前是校内某学院的负责人,他坦言,作为就业率统计的执行方,学院也深感压力。“尽管学校未对就业率提出书面上的要求,但会在会议上口头提出。目前得到的消息是,8月31日前,各学院的就业率要达到75%以上。”他介绍,今年院内有近三成的本科生考研成功,就算把这部分学生也包括在就业率里面,截至上周,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也还是比较低。 就此,有专家呼吁为高校就业数据指标“松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管理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考核,而考核指标又与各校的发展直接挂钩,这就容易在各校产生就业率数据造假行为;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率数据不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统计,而是由各高校自行上报,缺少客观性,同时也为数据造假问题滋生提供了土壤。 如何减少就业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储朝晖认为,一是不要把就业数据作为严格的考核标准,就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学校难以对学生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二是要尽可能地安排第三方机构进行就业率统计,而不是由学校自行上报;三是可以延迟半年或一年统计就业率。“这样得出来的数据可能会更加真实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