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先天性智力残疾,本来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学校新建的‘残疾人之家’为孩子融入社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近日,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高三学生晓枫的母亲高兴地告诉亲戚朋友。 三年前,通州区启动“残疾人之家”这一民生工程,迄今已成功创建“残疾人之家”27家,实现镇(街道)全覆盖。通过建立辅助性就业项目库,提供项目企业奖励机制,把“残疾人之家”建成辅助性就业的主阵地、残疾人综合服务的主阵地、社会化助残扶残的主阵地。惠及残疾人约450名。 在此基础上,作为推进牵头部门的残联部门不断摸索创新,今年下半年在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人之家”,毕业生可直接进入“残疾人之家”从事辅助性就业,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此举在全省属首创。 12月9日,记者在该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人之家”职业训练室里看到,10多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学生正在折塑料袋。虽然他们的动作不是特别利索,但那股认线岁的芳芳自豪地说:“我现在还有工资拿呢,爸爸妈妈帮我存到银行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她那自信而满足的脸上。 “其实现在能拿多少钱是次要的,关键是培养残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做事的耐心。”据特教“残疾人之家”的老师吴爱琴介绍,这些学生大多中重度智力残疾,刚开始时都不怎么会折,管理人员手把手地教,现在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折塑料袋。 残联部门和特教“残疾人之家”还想方设法拓展业务。针对残疾人特点,他们选择了服装干洗方向。经过联系,西亭高级中学送来了60套军服。分类、清洗、烘干、熨烫、套袋、晾挂,特教“残疾人之家”的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此外,特教“残疾人之家”还开发了钻石画业务,还将利用学校的洗车设备开发洗车业务,并尝试西式烘焙业务。 特教学校“残疾人之家”的创办,真正实现了“学习-培训-就业”一体式服务,为残疾人提高技能,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机会。通州区残联有关负责同时也呼吁更多爱心企业提供项目给特教“残疾人之家”,助残疾学生一臂之力,让他们精神有依靠,未来有希望。(通州日报记者钱向荣 童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