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常修泽:穷人不能再穷,富人不必出走,中产必须扩大“致知100人”第41期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41期(点击进入专题) 常修泽被称为“广义产权理论的创立者”,同时他也是“人本经济学”的探索者。 1945年,常修泽出生在山东惠民县农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眼见邻里乡亲忍饥挨饿,甚至因挨饿而去世。这段痛心的经历成为他人本经济学理论的一抹底色。 1984年,常修泽调研深圳蛇口,并携《蛇口工业区开发给我们的启示》的论文参加莫干山会议。 2003年,常修泽写了一份《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研究报告,重新思考了“产权”的含义。他认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概念过小,无法囊括多种形式的产权,尤其是人的权利(如知识产权、技术产权等)。 同年,我国首提“现代产权制度”的概念,以替代“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概念,与常修泽广义产权论的观点不谋而合。 常修泽表示,广义产权论的三点要义仅有九个字:广领域、多权能、四联动。根据广义产权论,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权利,只要有权利的地方都有产权,因而使用权也是产权的一种形式。这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21世纪的文明史,将昭示一条规律: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 展望下一步的改革进程,常修泽坦言他将重点关注社会领域的改革。为此,他提出了“社会共生论”。“这个社会需要共生,穷人有穷人的活路,富人也得有活路,更重要的是,中产阶层更要有广大的活路。”他说。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你参加了1984年莫干山会议,当时主要参与了哪些问题的讨论? 常修泽:1984年春天,我跟着老师到深圳蛇口调查深圳的体制问题。调查以后,我写了一篇题为《蛇口工业区开发给我们的启示》的论文。蛇口最大的启示是,我们国家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体制。我在莫干山会议上谈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第一、时代责任精神,即家国情怀。当时参会代表中有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年纪最大的也就四十岁出头。大家有一种力求国家富强的家国情怀。 第二、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如何给处在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提供一条上升的通道?莫干山会议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例。 莫干山会议遴选参会代表有几个“不讲”: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务,英雄不问来路,只注重以文选人。这打破了看血统,看资历的旧束缚。 第三、自由争鸣的精神。在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上,大家有尖锐的分歧:一种主张以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一种主张以市场经济作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理论依据也不一样,有的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依据,有的以均衡价格论作为理论依据。 更为尖锐的是,围绕着价格改革的路径问题,会上形成了三派意见。一派主张以“调”为主。这一派的代表是田源。这一派认为零星的商品价格可以放开,但大部分价格还需要政府调控。 第二派主张以“放”为主。他们认为,价格就和水银柱一样,会随着供求关系和竞争态势的变化而变化,调是无法将其调到合适位置的。 可贵的是,在莫干山会议上,形成了上下互动,社会对话的效果。这是莫干山会议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原因之一。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你当时为什么建议提出“现代产权制度”?你做了哪些工作? 常修泽:我一开始是狭义产权论者。我一开始对“产权”的理解比较窄,基本上只将产权看成是一种物品的权利。 促使我思想由狭义产权到广义产权转变的契机是2003年。当年我被授命写一份关于产权的基础性研究报告。我就重新思考“产权”的含义。 把产权仅仅定位于物的权利是不够的,因为缺少了人的权利。比方,书籍作者的知识产权、技术人员的技术产权等。这是我在构思上的一个突破。 所以我写了一篇报告,题目是《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我认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壳”太小了,没法囊括多种形式的产权。我提出产权的内涵应从广义上来把握。 产权不仅仅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物权、债权、股权等,还包括知识产权、技术产权、管理产权等各项权利。 另外,不仅企业里边有产权,企业外边还有很多产权,因此我建议将原来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的“企业”俩字删去。 常修泽:广义产权论的三点要义,概括起来是九个字:广领域、多权能、四联动。 第一点要义:广领域。广到哪儿?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广到天,天上有环境产权。早先,我提出碳产权排放和交易的概念,果然后来碳产权交易便如火如荼地搞起来了。 广到地,包括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六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原资源、淡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广到人,包括人的各种权利,如知识产权、管理产权、技术产权和劳动力产权等。 第二点要义:多权能。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权利,只要有权利的地方都有产权。所以我在2009年时提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流转,虽然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是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可以交易。在广义产权论里,使用权就是产权。 第三点要义:四联动,分别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这四项制度是联动在一起运作的。 第一,产权界定。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分别属于谁?这些都要界定清晰。第二,产权配置。什么样的地方配什么样的财产性权利?产权配置要适合得当。 第三,产权交易制度。现在我们建立了不少的产权交易所,各种产权交易都可以进行。第四,产权保护制度。公权力对于产权侵害比较严重,所以产权保护至关重要。 1960年,我看到村里有的乡亲饿死了。这促使我思考:到底“人”的位置在哪里?搞经济研究后,我发现有“剪刀差”的现象,居民收入曲线在GDP增长线下方,呈现出剪刀状,这就像剪刀一样剪了我的心房。 经济增长难道只是为了GDP吗?这是一种严重的物本主义思想。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没随之提高,这样的发展路数是无法继续下去的。 有人问我“人”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有三条:一、横向上,全体人。改革发展成果要让全体人民共享;二、纵向上,多代人。在考虑发展问题时,不能只考虑我们这一代人,还要为后代着想;内核上,多需人。人有多种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不可或缺。 常修泽:我写《包容性改革论》,针对的是排斥性改革论。我的潜台词是,我们排斥了一些不该排斥的东西。 2017年1月10日,我给发改委写了一份内部报告,题为《关于保护企业家的七点意见》。我们在理论上对民营企业家存在排斥,没有给予民营企业家与其地位相适当的地位。这份报告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又在《新闻联播》上播出。 民营经济座谈会提出两个突出的观点:第一,民营经济是我国制度的内在要素。第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两个认识有助于克服民营企业家预期不佳的倾向。 常修泽:我会关注社会改革。我提出了社会共生论,核心就一句话:穷人不能再穷,富人不必出走,中产必须扩大。 这个社会需要共生,穷人有穷人的活路,富人也得有活路,更重要的是,中产阶层更要有广大的活路。 第一、以人的发展作为改革的根本。第二、社会主义一定要和市场经济结合。我们要从1.0版的结合,迈向2.0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天有生命,地有生命,人有生命,要以天地人产权来打造天地人的命运共同体。第四、四方文明交融,中华文明一定要和世界文明交融发展。 常修泽:我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恰逢时代有巨大的需求和空间,我才能施展才华。 其次,科研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世上本无路,你来探所之。中国的思想货架上没有我们急迫需要看到的产品,这是让人很内疚的,包括我也没有拿出相应的研究成果来。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我是农民的儿子,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靠自己奋斗。学术研究中当然也有乐趣,探讨发现一个东西,心情也变得开心。心灵放飞是人最开心的时候,这是创新之源。 (搜狐智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搜狐财经与经济杂志联合打造的“致知100人”系列访谈。) 对话谢毅:诚信和品质是公司生命线,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致知100人”31期 陈湖雄:不要过度追捧风口,每个行业都能诞生世界级企业“致知100人”32期 对话沈国军:企业发展一定要顺势而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致知100人”33期 丁远:越是对外开放的行业,竞争力越强;企业不要惧怕竞争“致知100人”36期 晏平:管理体系全面学华为,要增加员工收入提高他们自信“致知100人”第3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