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育健康消费新需求,到积极布局国际医学中心、精心培育美丽健康产业,上海正在积极挖掘大健康产业的巨大潜能,紧抓继IT(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机遇。根据相关统计,包括养老、医疗医药、康体健体、美丽时尚等在内的美丽健康产业集群在上海的产出规模约为1.6万亿元;市相关部门提出,到2025年力争将该产业规模扩至2.4万亿元。 日前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八次全会指出,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与释放内需潜力紧密结合。民生既是发展落脚点,也是重要增长点;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要保基本,也要促优质。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上海完全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在这一产业上“加码赋能”,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持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品质追求。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做大美丽健康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养老服务,则是一个明显突破口。 来自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60周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数为4589.97万,户籍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1.47%,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需求相呼应的是长三角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以康复辅具领域为例,这一产业在全球拥有4万多个品种,产业链跨度大,尤其需要多个门类的制造业配套生产;长三角门类齐全的产业、互补性较好的产业结构,恰好能满足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需求。 民政部预计,到2020年,全国康复辅具产业规模约为7000亿元,而落在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聚焦这个千亿元级产业,上海不断创新手段,释放消费潜力,以此推动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就在2019年11月,市民政局宣布试点首期“康复辅具社区租赁项目”,70个街镇入选。这一尝试向康复辅具产业传递出积极信号——未来的商业模式不再仅仅是“卖产品”,更要“卖服务”。市民政局残疾人福利处处长孙晓红认为:“社区租赁的方式可以更好盘活供需两端,让有需要的人们以较低的成本、便利的方式使用到新型康复产品。” 在释放需求的同时,产业端的发展也在推进中。2018年11月9日,青浦区西虹桥地区首个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建成,截至2019年6月,园区入驻率达100%,入驻企业43家,累计营业额4.7亿元,实现税收2277万元; 闵行区南滨江地区第二个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则在2019年6月落成,该园区定位于新产品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将进一步推动康复辅具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将目光投向上海西翼,坐落于虹桥商务区内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施工期”。未来,这里将成长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健康产业创新集聚平台”。2019年11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定位了该中心的未来——鼓励提供临床前沿尖端技术服务、高水平医疗服务、先进适宜技术服务,优化医师区域注册管理制度。 政策利好之下,更多国际高端医疗机构、医护人才有望汇集于此。据了解,到2020年底,这里将有5家国际高端医院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届时,藉由高铁和高速公路网,虹桥枢纽可辐射到的全国3亿人口都可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在不断优化政策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沪发展的同时,上海也着眼于培育出更多本土知名医疗医药企业。截至2019年5月,嘉定区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9家。以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正在崛起。 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表示,上海还要将更多目光、精力投注于大健康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各区可以尝试探索建立一些园区和产业平台,形成错位竞争,孕育出更具活力的健康产业生态。 城市空间的迭代升级,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地处上海南郊的奉贤区正在经历一场“蝶变”:从曾经的农业大区到如今的“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集群的日渐成型,不仅改变了这里的经济结构,更切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一年来,奉贤区已陆续引进17个化妆品产业项目,6个已有项目增资扩容,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新增产能超400亿元。截至目前,“东方美谷”已形成涵盖美容护肤品、香水、日化用品、保健品、生物医药等多个门类的美丽健康产业集群。2019年12月18日,奉贤区专门举办了一场城市与产业资源对接会,共为41个项目颁发项目落地确认书或项目落地意向书,涉及投资总金额超500亿元。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奉贤区将抢抓机遇、借势而为,期待通过更多合作,与企业共享发展红利,共同迎接一个更美好的“东方美谷”与“未来空间”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