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眾認不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要看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是否能夠得到切實保障和改善。順應著民意和時代的發展趨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民生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的一項基本任務和職責。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在改善民生的實際過程中﹐人們對於民生內容的理解有時會出現過於泛化的情形﹐並基於這樣一種過於泛化的理解去從事改善民生的事情。如是﹐不但沒有使民生得到應有的改善﹐而且還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直接妨礙民生的改善﹐也得不到中國民眾的認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為了有效地推動民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必要嚴格界定民生的基本內容。 民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民生包括了所有的同民生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事情。廣義上的民生概念幾乎可以延伸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等任一領域﹐無所不包﹐因而難以使民生問題同改善民生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結合起來。而從狹義的角度看﹐所謂民生﹐主要是指民眾的基本生存狀態﹑民眾的基本發展機會以及民眾的基本發展能力﹐等等。顯然﹐狹義上的民生概念能夠同具體的民生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易於操作。我們平時所使用﹑能夠同具體社會政策接軌的民生概念就是狹義的民生概念。 民生特別是基礎民生至少有這樣兩個重要特徵﹕一是直接生活消費性。這主要是針對生產性投資而言的。祗有同民眾基本生活狀態直接相關的﹑能夠為民眾直接消費﹑直接享有的事情﹐才屬於民生範圍內的事情。胡錦濤曾經指出﹐要“重視解決好涉及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實際上﹐這裡的三個“最”字指的就是民生問題的直接消費性特徵。二是基礎保障性。這主要是針對高檔文化娛樂性公共設施而言的。從社會共同體的角度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是側重對民眾基本生存底線的保障﹐亦即“兜底”的事情﹐以抵禦社會成員作為個體人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會風險。民生的重點或中心任務﹐在於保障和不斷提昇民眾的基本生存底線﹐而不是越過這樣的底線去從事博物館﹑大劇院﹑體育館等豪華型公共設施的建設。 從民生的含義以及民生的特點可以看出﹐民生的內容是有嚴格界定的。一般來說﹐民生的基本內容應是“3+2”。“3+2”當中的“3”是指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其中的“2”是指就業保障和住房保障。 民生的“3+2”指標大致覆蓋了民眾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3+2”民生指標同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標是吻合﹑一致的。同時﹐民生的“3+2”指標簡單明了﹐便於操作。重要的是﹐民生的“3+2”指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具有可比性的民生指標﹐而並非自說自話的民生指標。 然而﹐現實當中﹐很多人將民生的理解過於泛化﹐常常把同民生有關的事情都算作民生本身的事情。基於這樣一種對民生的泛化理解﹐一些地方政府把許多本不屬於民生範圍內的事情都算作民生支出。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在“民生”支出的名下﹐把城市基礎建設(包括城市豪華廣場)﹑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鐵路(包括高鐵)﹑城市地鐵﹑農田水利建設﹑環境生態建設﹑大劇院﹑博物館﹑音樂廳﹑歌劇院等方面的支出﹐一股腦全都算作是民生投入。理由是這些事情都同民生有關。這樣一來﹐改善民生幾乎等同于社會經濟發展﹐民生問題已經沒有多大特定意義了。 更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對重大事情的片面認識﹐必然會造成嚴重的誤導效應﹐進而形成十分有害的影響。如果不是基於民生的“3+2”指標﹐而是基於對民生過於泛化的理解﹐那就必然會進一步把民生當成一個好用的“筐”﹐將很多原本不是民生的東西都往裡面裝﹐從而會形成不小的危害。比如﹐一些地方有時會借民生工程之名﹐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之實。一些地方熱衷於一些豪華工程的建設﹐而這些數額巨大的豪華工程投入現在常常是打著改善民生的幌子來進行的。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會擠佔大量公共資金﹐減少真正的民生支出﹐從而妨礙現有民生狀況的改善﹔而且還會由於大量舉債﹐透支大量未來的公共資金﹐造成政府的巨額負債﹐進而延誤未來民生的改善。 由上可見﹐推進民生事業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要嚴格界定民生的基本內容﹐將民生的基本內容嚴格限定在“3+2”框架之內﹐防止將民生的內容予以無限擴大。特別是在目前中國真正的民生事業剛起步不久這樣一個重要時期﹐更是要防止先將民生內容無止境擴大﹐爾後借民生之名大搞新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現象的發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有效推動民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把好事辦好。 (吳忠民)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古籍閱讀和收藏產生濃厚興趣﹐古籍拍賣行業呈現出勃勃生機。原來在藝術市場上比較小眾的古籍﹐逐漸開始吸引收藏者的眼光﹐古籍拍賣屢創新高。【詳細】 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人們所掌握知識的“保質期”越來越短﹐“折舊率”越來越快。【詳細】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責任重大。對廣大思政課教師而言﹐要用實際行動推動黨和國家有關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部署落地生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