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山西省是一个“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十分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状况远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个问题在去冬今春尤其显现,2010年11月至2011年初,山西省月平均降水量仅2.1毫米,较历年同期减少约九成,连续100多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雪,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全省受旱面积达2478万亩,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为65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0%,重旱面积257万亩,有近50万人面临饮水困难,旱情严重。面对这百年不遇的旱情,为帮助全省人畜吃水困难的地区找水打井,国土资源部投入资金1000万元,山西省首批配套资金1000万元,由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共同参与这次找水打井行动。 抗旱队员接到命令后马上分赴忻州、吕梁等旱情严重的地区,全力支援地方抗旱打井,充分展现“用汗水换甜水,用青春换青苗”的崇高境界和战斗作风。一个个抗旱身影,一幅幅抗旱场景,在三晋大地展开(图1)。在深山里、田野上、沟渠旁,经常可见一个个找水源、打水井的身影,时时感受着地质队员顽强与旱魔进行艰苦抗争的精神…… 经过70多天的艰苦奋战,在三晋大地打出21口抗旱井,总进尺达8037米,其中最深的达到639米,最浅的也有168米,单井最大出水量2160米3/日,总出水量每天可达15139米3,解决了45万农村人口的吃水困难问题,以及3000余亩农田灌溉的困难,及时起到了抗旱保苗的作用,深得当地群众好评。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显著增加,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增强了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了“水利成果”,使整个抗旱项目真正能惠泽民生,造福人民群众。也为缺水地区群众的长期生活用水提供了安全保障,并将对解决常年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发挥长远作用。得到实惠的当地村民纷纷送来锦旗,表达他们的欣喜和感激之情。 以吕梁市孝义市司马乡盐锅头村工地为例,该工地于4月3日开始施工,在缺水少电的情况下仅用二十多天就成井,井深293米,出水量达到480米3/日,在解决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用水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农田的灌溉需求,很好地缓解了当地的旱情,为秋收不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2)。 只有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注民生,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要让老百姓得实惠。此次找水抗旱工程就是一个最好的民生工程,让旱区的老百姓得到了长久的实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怀,体现了我国土资源部门想人民之所想、及人民之所急,务实的优良工作作风,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旱区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