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英德市人大代表约见市长,就如何解决以上民生热点问题进行了座谈。 12月25日上午,英德市人大代表围绕英德市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约见市长肖勇科,面对面就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座谈。座谈会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子匹主持。 会上,市人大代表分别围绕市政府2019年为民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和老百姓关注的学位、车位、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方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询问。市领导肖勇科、罗振宇、潘斌、黄构恩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代表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应,并作了耐心的解答。 开展代表约见活动既为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和民事提供了平台,拓宽了监督渠道,又能进一步推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有利于依法行政”、“监督就是支持”的法治意识,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各人大代表要与政府同向、站在人民的角度,进一步增强履职意识,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的交流沟通,促进政府依法办事、高效行政、科学决策。 民生无小事,市政府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代表询问的事项得到有效解决,也会继续加大力度巩固英德在教育、食品安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成果。针对市区停车收费、英浛公路扩建等进展较慢的事项,市政府会攻坚克难继续跟进,让项目早日落成,同时也会积极的与人大代表沟通,让人大代表了解各事项的进展情况;英德市政府会继续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英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接受人大表表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打造务实为民的服务型政府,聚各方力量,更好的推动英德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区小学和公立幼儿园优质学位供给不足、学位紧缺问题,确实比较严峻,这几年也一直困扰着我们。 面对这一形势,市政府着手研究解决市区小学和公立幼儿园入学入园难问题,连续两年将教育问题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中,2018年完成了英德中学附属初中建设并投入使用,2019年更是明确启动一批学校扩容工程,增加小学学位和公立幼儿园学位。目前,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是科学规划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方案,分期解决问题。今年7月份,我市出台了《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专项规划(2018—2035)》。专项规划提出,通过扩容、挖潜、新建、扩建等方式,重点加大市区小学和公立幼儿园学位供给,计划到2022年,市区将累计新增7830个小学学位、新增1440个公办学前学位,能够满足市区入学入园需求。 二是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增加学位,缓解当前矛盾。新建校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解决2019年、2020年市区小学学位问题刻不容缓。我们主要是通过挖掘现有的学位存量资源,来增加小学学位。今年,我市公立小学通过整合课室资源,盘活存量,腾出33个标准教室,共新增小学学位1485个,有效缓解了2019年秋季小学入学压力。目前,正在实施的小学扩建项目有城北小学、英城街中心小学,预计在2020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扩建并交付使用,将新增2500个学位,可以满足2020年秋季学期市区小学学位增长需求。幼儿园学位方面,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峰光实验幼儿园、英城街中心幼儿园,也是力争在2020年秋季开学前交付使用,同时,我们会将英州实验幼儿园回收改为公立幼儿园,这3间幼儿园预计可以提供1170个公办学前学位。 三是分片区加快推进新校园建设,解决未来之需。根据规划加快推进各个项目落地建设,解决英德未来的教育需求。城西片区,规划在高塘村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已经启动了征地工作和土地调规工作,力争在2020年启动建设。同时,我们将根据需求情况,适时启动八一希望小学(马口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通过这2个项目,预计可以增加3000个小学学位、1500个初中学位,满足城西片区未来的入学增长需求。城东片区,规划将利民路旧市政府大院腾出来,建设一所小学和幼儿园,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地块情况进行摸底,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可以增加学位3000个。职校异地搬迁项目也已经开始谋划,市职校也已经向市政府就职校异地搬迁事项进行书面报告。等市职校完成异地搬迁,将校园腾出来后,市政府将根据市区学位需求情况,规划建设新的中小学、幼儿园。 市政府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有什么具体措施?有何具体措施解决我市幼儿园、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围绕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四有”要求,加强组织、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完善从市级到镇街的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监管。 二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检测。全面开展食用农副产品快筛快检工作,对23家集贸市场内经营的蔬菜瓜果类、肉类、水产品等常见食用农副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制度,目前,全市有39家农产品企业被纳入溯源管理信息平台,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卫生部门在24个镇街卫生院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站,负责辖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监测覆盖率达100%。 三是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畜牧水产局等部门积极与镇街联合联动,加强对辖区内冻品经营户、冷冻库以及酒楼、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检查力度,重点整治肉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今年以来,检查屠宰场13场次,捣毁私宰窝点3个,没收私宰生猪产品740公斤,立案2宗。 四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有关部门、各镇街组织开展了重大节日、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产品等13个专项整治,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41宗,捣毁窝点3个,其中刑事案件2宗,刑事拘留5人。通过加强对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有力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工厂、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五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防骗识假能力。今年7月份,开展了2019年广东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累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单张600多份,宣传标语100多条,讲座320多次,发送宣传短信63万条。 另一方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是防范食品领域安全风险的重要内容,市政府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扎实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强化责任管理制度。督促学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规定,落实试餐制度。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建立幼儿园、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今年以来,各学校、幼儿园还相继建立了陪餐制度,做到每天每餐有领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就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学校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定期督促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要求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上岗。加大对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在英德职校举办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覆盖全市306间中小学、幼儿园,共400多人参加培训。各校在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市今年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共614校次。三是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完善升级原有“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增建索票索证、日常监管检查等功能,加强对337家大型餐饮单位在线监管,将新开业的学校食堂等200多家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厨房纳入监管平台,实现远程实时在线监控。四是加大对校园内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市教育局制定了开学食品安全工作检查方案,在今年春、秋季开学初,将全体干部分成7个小组,深入65间中小学及部分幼儿园,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在重大节假日及开学前后,市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抽查,一年来全市学生饭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市场监管局对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政府提出的“持续改善市区市场环境,逐步消除市场周边“六乱”现象”,虽然市场周边“六乱”现象得到整治,但随地垃圾、污水横流、大街小巷的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除,严重影响英德的城市形象和创文工作,请问政府在这方面是如何监管的?有没有建立什么长效措施治理?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区环境面貌持续改观,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2016年市政管理权限下放,市区环卫工作由英城街道办承担,由于环卫工人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环卫设施落后等软硬件缺位,造成市区环卫清扫保洁工作不到位。针对这一情况,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市区环卫工人收回市环卫处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统筹管理。计划新招聘129名环卫工人,充实环卫工人队伍,完善市区清扫保洁机制,购置机械设备,确保环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区环境卫生质量有所提高。 针对大街小巷“六乱”现象,尤其是车辆乱停放、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严重拉低市区“颜值”的不文明行为,我市正以市一中、迎春巷及城北市场为示范点,逐步在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全面铺开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的作用,对信息采集员发现的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迅速作出整改,形成采集、上报、处理、答复的快速畅通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强化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以我市机关单位为试点,逐步在全市全面铺开。目前,机关单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已见成效,正扩大范围至市区主要干道临街商铺,倡导、鼓励广大市民群众自觉加入创文创卫队伍。为全面加强我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创文创卫工作,从2020年1月1日起,由城综局、市场监管局、交警大队、英城街道办、城监大队及环卫处等部门对市容市貌实行网格化常态化管理,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区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是如何管理的?有没有建立什么长效措施?对省政府提出的“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想了解市政府有没有什么工作计划? 近年来,市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今年以来,我市共有585个自然村通过清远市、英德市两级验收工作,已经完成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中建设400条美丽乡村的任务。英德市2019年度第二期美丽乡村验收工作已经在12月23日启动,不久将会有一批新的美丽乡村成功创建。 从2015年起,我市已经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由市城综局指导各镇街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各镇街对镇区、村庄按规定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配备充足农村保洁员,壮大环卫队伍,完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设备,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农村生活垃圾采用“户生活垃圾保洁--村垃圾机械化收集--镇区压缩中转、密封统一转运--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处理”的收运处理方法,由专业清洁环卫公司负责镇区、村庄的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形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填埋一体化处理模式,并建立起生活垃圾无害化长效管理机制,大大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效率。 针对省政府提出“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市政府也一直在探索、研究有效措施开展工作,我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快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出台了《英德市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奖补办法,推进农村三格式化粪户厕改造工作,力争在2020年6月前达成卫生户厕普及率100%的目标。同时,再次摸准核实农村户厕改造真实需求,以自愿为原则,将有改厕需求的农户登记在册,实行“一户一册”录入工作台账,确保按需改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农村改厕的经验做法、典型模式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讲活动,加强文明如厕、卫生防疫等知识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厕所管护和厕所污水资源化利用,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新农村问题整治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信息周报制度,实施“每周一通报、一排名”,对落实责任不力、排名垫底的镇(街)进行约谈问责。探索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以自然村村域为基本单元,聘请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村庄主要街道的清扫、垃圾收集等工作,组织发动村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乡村绿化美化亮化。不定期开展美丽乡村“回头看”督导检查工作,巩固提升成果,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原来听说要推行智能停车收费系统,解决公共停车位长期被占用的问题,但至今都没有进行建设,不知道这项工作是否还要进行?对英德市区街道经常出现拥堵、塞车的现象,请问政府有何措施解决市区交通堵塞现状? 市政府始终把治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持续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优化交通设施设置等方法,减轻市区道路交通压力,特别是针对公共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连续四年把增加公共停车位列入十件民生实事,2019年的目标是新增停车位300个。目前,市区已新增小车公共停车位352个,超额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同时,市城综局会同市城监大队定期开展整治市区公共停车位专项行动,清理长期非法占用公共停车位的“僵尸车”,对私设的禁停标志和格挡杂物进行清理、没收,对屡教不改者作出行政处罚,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好市区的停车秩序。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城市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参与人的文明交通意识。 另一方面,针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车位难找、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市政府也在想办法推进智能停车管理项目的建设运营工作。考虑到收费标准及项目成熟度等问题,目前我市道路智能停车收费工作条件还不成熟,市区道路停车智能收费项目也暂停建设。从长远看,为了实现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的智能、高效、系统化管理,更有效地解决市区车辆拥堵及无序停放问头,市政府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科学组织推进市区道路停车智能收费项目。市交警大队在智能停车收费实施前,将在市区百花路、建设路试点推行限时停车(限时停车时间段为08:00—22:00,限时停车时间为40分钟),对超时停车的车辆实施违停抓拍,以减少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 接下来,市政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做好市区交通管理和疏导工作。一是加强路面管控力度。市交警大队将根据不同时段交通流量、流向的变化情况,结合路段、路口的交通特征,实行流动和定点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重点路段和高峰时段的警力布控,最大限度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有效维护交通秩序。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督促市交警大队、创文办、城综局等部门加强联动机制,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设备等交通基础设施,减少人、车、路冲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三是调整优化市区道路。为提升南北方向进出口通行能力,市城综局经过多次现场勘察与研究,将和谐路右侧单车道改成增加右转方向的混合车道;计划将英州大道与光明路交汇处的渠化岛面积进行缩减,腾出一条直行车道,方便车辆快捷通行。不过,由于市区需要改造提升、增设扩建的道路还有很多,市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施相关道路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调整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比例,减少不规则交叉路口,特别是完善环城路建设,减少货运车辆对城区交通的影响,不断改善市区道路交通环境。 自从昆汕高速的开通,虽然缓解英浛公路的车流量,但随着到英德自驾游的游客越来越多,英浛公路两车道平时只能是缓慢行车,节假日时更是经常发生拥堵、塞车现象,我想了解英浛一级公路扩建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什么时候能动工建设?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农村交通在方便农村群众出行、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行保障作用。2019年我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11月底已圆满完成了十件民生实事中“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28公里”和“完成窄路拓宽工程80公里”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年度“四好农村路”的目标任务,通行改造、“畅返不畅”路段整治、危桥改造等项目完成率均达100%,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出行条件。 市政府也在重点关注英浛一级公路的改扩建工程。2015年市公路事务中心按基建相关程序启动了国道358线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公里)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 2019年10月12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分两期建设国道358线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结合我市财政状况,采用EPC模式先行实施国道358线英城至浛洸镇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长33.23公里,双向六车道)。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工作,待完成初步设计后进行用地报批,并开展后续工作。由于项目用地审批工作耗时较长,我们力争在2020年底前开工,预计工期4年。接下来,我们会加快用地指标报批等工作进度,推动工程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早日完工,方便广大群众出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