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贵州遴选策论文:心归吾乡,2020年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的信息非常繁多,中公遴选考试网为大家提供遴选策论文供大家参考,便于考生备考。 家是故乡,是自己出生之地;家是他乡,是梦想奋斗之地。故乡既是乡愁,家还是诗和远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月寄情,思想故乡;苏轼凭切身遭遇深有感触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白居易以亲身体验大为喟叹曰“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古人以文寄情,心安之地由此来看,“心安即家”。 心归故乡,必固其根本,心归文化之根。加强文化建设,驱逐乡村与城市精神贫瘠,提高文化凝聚力,用文化加强身份认同,以文化构建心灵之乡。伴随着城市崛起,乡村振兴,既造就经济奇迹,也造就春运奇观。游走在乡村与城市的游子,在享受着发展的红利,同时也难寻归处。城市难留,乡村难回。在城市,面对文化背景差异,造就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身份差异,游子难以融入城市。并且,面临现代化发展,乡村民居破败,民俗遗失,道德滑坡,乡村比城市更冷漠,乡村再也不是记忆里的乡村,乡愁之情难以寄托,回乡之路道阻且长。这既是肉体的居无定所,也是灵魂的颠沛流离,这不仅仅关系到中国人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更是因为精神世界匮乏,文化凝聚力的下降,让本地人与外地人出现隔阂,让乡村难容乡愁。因此,乡村要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古建筑,留住民风,追寻记忆,同时,城市加大文化娱乐生活建设力度,用文化活动构建心灵的桥梁,凝聚人心。让乡村与城市文化安抚游子之心,此处安心即吾乡。 心放何处,必浚其泉源,心归情感之源。加强民生建设,驱逐社会冷漠,用政策留住身心,用感情、温情、真情温暖人心。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载体、是文明的载体,更是情感的依托。但伴随城市化建设,中国社会逐渐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的危机。城市发展吸纳大量人口,但与此同时,城市资源无法满足公民需求。无论是建设城市,保障基本服务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外来高端人才,在城市均难以享受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政策的区别对待寒了游子的心。面临资源竞争,少数本地居民向游子投来异样的眼光,造成社会分化和隔离,加剧了社会矛盾,对立的关系伤了游子的情。因此,将心比心,天下大同,逐步加大优质资源的供给,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是关键,只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新老居民”共享社会资源,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社会融合,暖游子之心,让心有归处。 家是安身立命之所,是安放心灵的宫殿。家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幵不很重要,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能驱逐精神贫乏的文化凝聚力。在城市打拼是不少人的上上之选,回乡创业同样蕴藏着无限可能。不同于读书考试时的事事都有标准答案,充满更多选择与可能的多元社会告诉我们奋斗的青年人:人生的道路本没有标准答案。无论在城市为了梦想打拼,还是回家乡伴着父母朝九晚五地生活,相信无论在哪里都会“此心安处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