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5月14日電 (匡瀅 李芳森)“建設健康中國,基礎在教育,關鍵在人才。”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發布《南華大學關於加強醫教研協同創新發展改革的意見》。 張灼華介紹,該意見制定的總體思路,是尊重醫學教育規律和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堅持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按照國家“新醫科”建設的要求,以一流醫學學科建設為龍頭,一流醫學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一流醫學人才培養為目標,全面深化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為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服務“健康中國”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據發布,該文件主要具有明確了辦高水平醫學教育的發展定位、發展目標更加清晰、實施路徑更加科學等三個主要特點。該意見圍繞一流師資隊伍、本科教育教學、研究生與住培教育、科研與學科建設、臨床服務能力、管理體制機制、保障體制等7個方面明確了32項改革任務,提出了具體改革舉措。 圍繞一流教師隊伍建設,提出要引培並舉,三年內打造一支擁有10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的醫學師資隊伍﹔探討新進博士“5+2”的培養模式,建立7年不能晉升即淘汰制度,加強年輕博士能力建設﹔不斷創新制度設計,推動基礎與臨床師資雙向交流,從根本上改變基礎、臨床割裂的問題,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學者和醫生。 圍繞本科教育教學,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和國家需求,統籌規模、質量與效益,優化醫學專業設置和本科招生規模﹔探索“醫+工”和“ 醫+理”的“2+4”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醫科與工科,特別是與核科學技術學科交叉融通﹔實施優質生源計劃,設置競爭性獎學金,實現臨床醫學專業50%學生免學雜費和住宿費,通過解決優秀學生后顧之憂和引入競爭機制來吸引高質量生源﹔落實“課程思政”責任,堅持醫教融合,減輕學生負擔,強化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 圍繞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按照“規范過程、強化能力、提升素質”的總體要求,將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充分整合,實現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四証合一”充分銜接配套﹔嘗試臨床醫學培養“5+3”院校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貫制改革,鼓勵學校臨床醫學類本科生參加本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圍繞深化科研與學科建設,瞄准醫學發展前沿和人民重大健康需求,聚焦重點領域的學科優勢,強力推進基礎、轉化和臨床研究﹔實施學校醫學臨床研究的“4310”計劃,切實提升附屬醫院臨床研究能力﹔大力支持創新性基礎研究和醫工交叉研究,構建“基礎-臨床”融合發展機制﹔選擇優勢學科,集中力量,強化人才引進和學科團隊建設,大力打造特色,加快學校在特色學科領域領先地位的形成,建設臨床學科的“國家隊”。 圍繞一流臨床服務能力提升,探索實施臨床大科室制,推動分子醫學的臨床應用,提升腫瘤、傳染病、生殖醫學、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方面的臨床服務能力,發展口腔醫學教育和臨床能力,強化醫聯體建設,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設立南華大學醫院發展規劃指導委員會,為學校附屬醫院的規劃、發展和運行提供咨詢與指導。 圍繞醫學教育管理機制和體制改革,一是設立南華大學醫學教育工作委員會,二是完善衡陽醫學院的醫學教育和醫院管理職能。明確了管理機構的總體定位、內設架構和組成單位,形成南華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的長效機制。 圍繞改革保障機制,優化內部資源調配機制與考核機﹔推進國家衛健委與省政府共建、深化社會合作、拓展校友資源、拓寬捐贈渠道等工作,形成更加多元的資源保障機制﹔探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任期內教學和科研目標責任制考核,加強附屬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建設。 另外,為保証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目標任務措施全面落實,該意見還提出了4條工作要求,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對學校醫學教育和附屬醫院的引領作用,使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推動學校醫學教育和附屬醫院發展的強大動能。 據悉,南華大學作為湖南開辦西醫本科教育最早、醫學專業設置齊全、培養層次完整、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綜合服務能力較強的省屬高校,一直牢記服務“國計民生”的辦學初心,致力於辦好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