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紧贴改善民生的有机土壤,才能获得活力和生机,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高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航标,其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可用“精神领域的万里长城”来形容。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今,核心价值体系要能抓住群众,必须抓住群众的根本需要,那就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首先,改善民生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得到群众认同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不能凭空在群众头脑中生根,必须辅助一定的物质基础,那就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其能指导国计民生的改善,从而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其次,改善民生是消除核心价值体系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根本途径。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取得巨大进步,民生得到很大改善,但另一方面现实与理论之间还有差距,如我国发展中局部存在的重物不重人、重利轻义、重公轻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信仰。要根除这些现实问题带给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改善民生入手。孙中山曾指出:“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像阶级战争和工人痛苦,那些种种压迫,都是由于民生不遂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 最后,改善民生是永葆核心价值体系活力的源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但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只有紧贴改善民生的有机土壤,才能获得活力和生机,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高阶段。 执政党要把这块“现实之基”打造好,必须结合民生需求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首先,结合民生需求中最突出的求富心理,首要解决民富问题。民富是群众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内容,其解决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创造条件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等。其次,结合民生需求的层次递进心理,有序地满足群众的各种需要。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到精神、从单层到多层依次递进的过程,因此政府必须结合群众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民生服务的范围和提高民生服务的质量,让群众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感受到核心价值体系中执政为民的理论魅力。最后,结合民生需求的自主心理,引导民生改善往民主化方向推进。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渐次发育,群众对关乎民生的大事、小事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越来越要求参与民生事物的决策过程,政府应尊重群众改善民生的自主需求,畅通民生诉求的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民生事物的民主听证、决策、监督、纠错机制,增强民生改善成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督促政府言行一致地践行核心价值体系。 改善民生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认同的现实之基,并不意味着民生改善了,群众就能自然认同核心价值体系,前者只是为在群众心中筑起核心价值体系长城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要在“地基”之上修筑起“长城”,还必须尊重意识形态的养成规律。在认识过程方面,群众从政府改善民生的实践中直接形成的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还是自发的、不稳固的,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宣传机制将其往理性认识转化,使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不会因外因而轻易产生动摇。在认识层次方面,由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会受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因而群众在民生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虽会对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一定认同,但不见得就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或主导价值,因此要构建科学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机制,引导群众将核心价值体系上升为自己的主导价值。在认识主体方面,群众由于各自生活的民生板块不同,以及其他因素限制,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然存在着不均衡性,因而要通过舆论导向、文化辐射、政策激励、制度安排等一整套措施,使核心价值体系由少数人的认同推进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使其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最终将其打造成一道矗立在民生地基之上且凝聚万众一心的价值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覃采萍) 商讯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