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电(记者 李寅峰)一尊尊玉雕惟妙惟肖;一把把紫陶壶古朴中透着时尚。13日,正逢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北京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层展厅中,50多个展柜中展示着精美绝伦的非遗艺术作品;10楼的会议厅中,十余位嘉宾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等话题做了精彩分享——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中国中小商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中国非遗传承与国际文创论坛”,以“走向世界的非遗更精彩”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展示、交流双重结合的方式,带给与会人士、广大网友一份非遗文化大餐。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在《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以故宫“宫囍·龙凤呈祥”为例》主题报告中,从“读懂故宫”以及“故宫非遗文化的活化——婚庆、过节”等角度出发,讲解了故宫博物院在继承非遗传统基础上,开发实用、时尚文创产业的探索和经验。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在《文明互鉴视野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主题报告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精神价值以及行为方式出发,提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非遗活起来,要遵循“爱、德、行、善”四个字。爱,是指对文化遗产的爱,有了不求回报的爱,非遗就会有好的传承;德,是需要好的社会评价来衡量的;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善,指的是回报社会的心态和行为,更是非遗传承人应该有的做人做事的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建水紫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介绍了云南建水紫陶艺术,也阐述了自己对非遗的传承、保护以及非遗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想法和体会。 苏州市姑苏区人大原副主任顾建平以苏州的非遗文化为例,阐述了两个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世界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要传承,更需要保护和创新。 北京花丝镶嵌厂高级技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春源分享了自己“一生只致力于做好一件事儿”的匠人使命与担当。 活动现场,北京民生智库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包启挺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非遗项目发展态势不乐观,存在缺乏资金支持、非遗项目传承人不稳定等问题。对非遗项目发展的出路,报告提出了政府主导、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行业交流平台、非遗项目下沉以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建议。 在专家、学者、传承人反复提及非遗传承和保护难题后,一个特殊的拜师仪式令与会嘉宾和网友眼前一亮——在所有人见证下,玛雅宫匠品牌创始人、清朝皇宫匠人之后、80后的贾正贤现场向张春源行拜师礼。一位是“一生只致力于做好一件事儿”的老匠人,一位是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非遗新秀,两代人的紧密相携,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玛雅宫匠品牌创始人、80后的贾正贤(左二)现场拜北京花丝镶嵌厂高级技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春源(右二)为师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许红海表示,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这一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他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传承、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论坛希望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拉近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同时也让有独特优势的“非遗”在带动就业、在脱贫攻坚、在复工复产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据介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从事民间国际文化交流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为我国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服务,为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作贡献。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州玉雕名家文同轩玉雕工作室首席设计师范同生致辞时表示,非遗文化可看、可听、可穿、可用、可吃,存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此活动能帮助更多非遗产品得以推介和宣传,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消费非遗文化产品。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