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报》是宁波人民的报纸。报纸只有被宁波人民看作是自己的报纸,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办,才能够办得好” 四十年前,飘着油墨香的《宁波报》重生展翅。头版的《复刊词》如嘹亮的号角,宣告停刊19载的《宁波报》踏上新征程。 光阴荏苒,春秋葳蕤。今日,印着《复刊词》的报纸已然发黄,但《复刊词》中对党报践行“群众路线”的庄重承诺,穿越岁月,依然闪闪发亮。 40年!最初的四开小报,已华丽蝶变为报网端多端融合、多屏互动的融媒体,而最初的“读者来信”专栏,现也飘融进0和1组成的代码世界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但从报纸专栏到互联网平台,变的只是传播的介质,而党报践行群众路线,反映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心恒守未变。 40年!一代代为群众工作尽心竭力、四处奔忙的党报“群工人”,以真情、柔情、温情、深情,情系民生;以韧劲、坚劲、拗劲、傻劲,劲帮民生;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力助民生 沟通e瞬间,服务零距离。乘着网络的翅膀,党报民生情永远在路上 1980年,我到宁波报读者来信组工作,主要负责拆信,同事抽不开身或不在的时候也会帮忙接待一下群众来访。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既要上情下达,也要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 那时报社每天收到的信件是比较多的,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封。我们拆好信后会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置,有的给到兄弟部室,有的编发到版面上,最多的就是转给相关政府部门办理。 通过信件往来,我们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及时传递给了政府部门,再由他们进行处置。 当然,并不是所有群众来信的诉求都是合理的,我们也接到过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来信。 记得当时有人写信投诉,说13路公交车这个“13”在宁波话里不是好话,让部门改掉。虽然我们把信件发给了公交部门,但在后面注明:仅供参考。 我们群工部的宗旨就是为民服务,为党服务。人民大众把所有的事情都和报社来说,这是对报社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即使投诉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也不会压信。因为我们要做到来信“件件有回复”。 今天既是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纪念日,又是六一国际儿童节。27年前的6月1日,宁波日报曾根据一位小姑娘的投诉,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有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舆论监督。 那是1993年的6月1日,在无数孩子喜气洋洋欢度自己节日的这一天,来自河南农村,还不满14周岁的打工妹小于,在宁波一家拼线厂上班时,被机器轧断了右臂。承包工厂的老板支付了部分抢救费后,不肯再付后续治疗费用,小于的右臂随时有致残的危险。于是,举目无亲的小姑娘用左手给宁波日报写了一封粘有一根鸡毛的求助“鸡毛信”。 接到信后,我马上走访了小于住院的医院、打工的工厂和市总工会等处,及时将小于的遭遇在“读者来信”版上进行了披露,对工厂违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受伤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宁波民众对这个女孩子遭遇的同情和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像这样维护弱者合法权益的批评报道,在“读者来信”版上时有所见。有人说:“你们读者来信怎么那么喜欢写批评报道?要知道,讲好哈哈笑,讲坏别别跳!你们这样做不怕得罪人吗?”我想,这不是我们特别喜欢去批评别人,这是“读者来信”的性质决定的。 凡是来找我们的读者,往往遭遇不公,受到损害,有委屈有困难。他们信任党报,希望党报为他们撑腰说话,排忧解难。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再说,只要我们自己站得直、行得正,对于某些制造不公、唯利是图,甚至无法无天的人,我们也不怕得罪!所以,搞群众工作、办“读者来信”离不开写批评报道、搞舆论监督。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1993年的一个下午,鄞江镇的两位女士来到报社群工部,反映她俩在宁波市区一家饭店吃水饺时,因发现水饺里有苍蝇,与老板娘起纠纷,并被老板娘等人倒打一耙,肆意殴打、拘禁、凌辱的遭遇。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0天,但是仍能看到两位女士脸上的淤青和伤痕。根据种种迹象,我觉得她俩的话是可信的,但哪怕事情百分之百真实,如果没有证人,就不能在报纸上贸然披露。 此事唯一可能的潜在证人,是当时为她俩说过公道话的顾客。可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呢?正当我为此伤脑筋时,来了一位姓林的老工人。林师傅为人正直热情,平时常向报社报料。得知我的难题后,他居然打包票说:“我替你去找,一定找到!”令人喜出望外的是,5天后,林师傅真的把那位顾客找到了,而且那位顾客毫不犹豫地答应作证。 《南国酒家竟如此待客》的报道见报后,在甬城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天有许多群众跑到报社,表示坚决支持报社曝光无法无天的店家,为受害妇女讨回公道。而声援的信件更是纷纷涌向报社 最后,在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过问下,打人的饭店受到了严肃处理,被打的妇女也得到了道歉赔偿。 1993年,本人采写的三组舆论监督报道入围了当年度的宁波日报“十件新事”。实践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离不开舆论监督,搞舆论监督离不开群众支持! 1984年,我调入宁波日报群工部工作。那时我已经40多岁了。当时的负责人是孙荣初。我干了一阵子后才接手“读者来信”接访工作的。不过我做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有很多同事在这块比我做得好。 那时候,我们群工部围绕读者来信开展的内容生产有三块工作。一是每周一次的“读者来信”版面,主要刊登读者寄来或上门来反映的民生问题以及我们记者核实过的舆论监督报道;二是“读者评报”专刊。我们当时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评报队伍;三是《读者通讯》,那是一份十六开的小杂志,主要刊发业务论文。这三块当时都很受欢迎。 一是来信。这是主要的。为此,我们有专门负责拆信、分类的同事。二是来访。三是电话。四是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获得的信息。 那时我们群工部的人员并不多,只有四五个。接到群众的来访、来信后,对于合适的线索,我们会前往现场调查、核实。当年的公共交通与现在比差得很远,出行基本靠自行车,如果去象山、宁海等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更不方便了。 采编舆论监督报道非常辛苦与紧张。除了采访不容易外,刊发更是存在很大的阻碍,经常是稿子还没出来,说情的电话已经到了。 对这样的稿子,我们会采用“读者论坛”的形式,通过读者对事件的评论,不指名道姓地进行报道。当事者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在批评他们。 除了“读者来信”,我们当时还有“读者评报”专刊,刊发的是读者对报道的点评,其中有不少是很尖锐的。 何守先和贺挺两任老总编对“读者来信”的舆论监督报道很支持。那种开诚布公、开门办报的风气彰显了我们日报的虚怀若谷的气度。 群众工作部是党报的“窗口”部门,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在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994年8月,我进入宁波日报社工作,担任群众工作部“读者来信”版的记者。“读者来信”是当时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主阵地,也是最具特色的版面之一,设一名编辑、一名记者,部里还配备两名同志,负责群众来访接待、来电接听和信件处理。“读者来信”版开设有“热点聚焦”“点题采访”栏目,围绕民生热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当时,我的任务是当调查记者,从群众各类投诉中找寻线索,搜集证据,开展针对性的舆论批评报道,抨击不良,弘扬正气。在20世纪90年代,群众对党报极为信任,碰到什么委屈事、烦心事,会打电话、写信到报社,或登门来访。当时,每年接待群众来访有200多人,每天群众来信少则七八封,多则二三十封,为版面报道提供了大量素材。 开展舆论监督,向来都是难事,需要破除重重阻力。记得1995年秋天,我们做了一组《海小门口,公车送学何时了》的报道,通过半个多月暗访,以车牌找人,揭露了当时一些干部违反纪律,公车私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最后市纪委对此进行了重拳整治。这组报道后来获得全国地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版一直秉承“为群众说话”的理念,并瞄准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大量报道。因为敢说“真话”、内容呈现又很接“地气”,长期以来一直是读者最喜爱的版面之一。 自进入群工部工作到2015年调任地方新闻部,我在调查记者岗位上干了21年,帮助不少群众解决了切身难题,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感觉很有意义。 1995年5月24日,复刊15周年前夕报社举行读者座谈会,倾听意见。(资料照片) 2000年后,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智能手机普及后,通过手机浏览新闻、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更是成了宁波人的家常便饭。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媒体语境下党报的责任担当,2013年9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百万注册网民为依托,采用报、网、端融合的方式,推出了“民生e点通”。 民生e点通开通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web、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倾听民声。宁波110个职能部门和重点民生企业、120余位专家志愿者入驻平台,第一时间在线解难答疑。 这道融媒体“民生服务大餐”,以新媒矩阵为推手,倾情搭建政民沟通网上“连心桥”,而且还以内外有别、服务引领、导控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为传递民声、化解民怨、助力宁波和谐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2015年9月,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融合后,《宁波日报》还结合民生e点通平台的网友投诉、咨询与建议,推出了每周一期的“e眼关注”专版;2018年7月,又在“民生”版上推出了“求证新闻”专栏。这一专版与专栏,至今已刊发舆论监督报道400余篇。其中,以城市管理难点为导向推出的一批建设性监督报道,聚焦油烟扰民、共享交通、小区私家花园、住宅“惊装”、路边车行、业委会建设、高架文明通行、窗口服务质量、公租房转租、车库违规使用、文明养狗、背街小巷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等网上问政热点,有效地实现了党媒、网友、政府以及立法部门的良性互动,为宁波破解相关城市管理难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路径,舒人心;通感情,聚精神;通民生,弘正气。截至目前,民生e点通已受理、处置网友投诉、建议、咨询、求助24.6万余条,受理、回复率在97%以上;民生e点通“小e帮忙团”跟进网上热点民生问题6000余次;上报舆情专报3000余期。与此同时,还集合爱心网友,筹集善款以及爱心物资750余万元,帮助困难人群圆梦万余人次。 民生e点通现已成为宁波名副其实的网上舆情“晴雨表”,并跻身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品牌栏目、浙江省新媒体名专栏。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为了“点一点就通”的民生期盼,为了宁波的文明建设,宁波日报新一代的“群工人”将秉承老一辈的初心,砥砺前行。 四十年前,飘着油墨香的《宁波报》重生展翅。头版的《复刊词》如嘹亮的号角,宣告停刊19载的《宁波报》踏上新征程。 光阴荏苒,春秋葳蕤。今日,印着《复刊词》的报纸已然发黄,但《复刊词》中对党报践行“群众路线”的庄重承诺,穿越岁月,依然闪闪发亮。 40年!最初的四开小报,已华丽蝶变为报网端多端融合、多屏互动的融媒体,而最初的“读者来信”专栏,现也飘融进0和1组成的代码世界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但从报纸专栏到互联网平台,变的只是传播的介质,而党报践行群众路线,反映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心恒守未变。 40年!一代代为群众工作尽心竭力、四处奔忙的党报“群工人”,以真情、柔情、温情、深情,情系民生;以韧劲、坚劲、拗劲、傻劲,劲帮民生;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力助民生 沟通e瞬间,服务零距离。乘着网络的翅膀,党报民生情永远在路上 1980年,我到宁波报读者来信组工作,主要负责拆信,同事抽不开身或不在的时候也会帮忙接待一下群众来访。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既要上情下达,也要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 那时报社每天收到的信件是比较多的,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封。我们拆好信后会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置,有的给到兄弟部室,有的编发到版面上,最多的就是转给相关政府部门办理。 通过信件往来,我们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及时传递给了政府部门,再由他们进行处置。 当然,并不是所有群众来信的诉求都是合理的,我们也接到过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来信。 记得当时有人写信投诉,说13路公交车这个“13”在宁波话里不是好话,让部门改掉。虽然我们把信件发给了公交部门,但在后面注明:仅供参考。 我们群工部的宗旨就是为民服务,为党服务。人民大众把所有的事情都和报社来说,这是对报社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即使投诉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也不会压信。因为我们要做到来信“件件有回复”。 今天既是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纪念日,又是六一国际儿童节。27年前的6月1日,宁波日报曾根据一位小姑娘的投诉,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有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舆论监督。 那是1993年的6月1日,在无数孩子喜气洋洋欢度自己节日的这一天,来自河南农村,还不满14周岁的打工妹小于,在宁波一家拼线厂上班时,被机器轧断了右臂。承包工厂的老板支付了部分抢救费后,不肯再付后续治疗费用,小于的右臂随时有致残的危险。于是,举目无亲的小姑娘用左手给宁波日报写了一封粘有一根鸡毛的求助“鸡毛信”。 接到信后,我马上走访了小于住院的医院、打工的工厂和市总工会等处,及时将小于的遭遇在“读者来信”版上进行了披露,对工厂违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受伤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宁波民众对这个女孩子遭遇的同情和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像这样维护弱者合法权益的批评报道,在“读者来信”版上时有所见。有人说:“你们读者来信怎么那么喜欢写批评报道?要知道,讲好哈哈笑,讲坏别别跳!你们这样做不怕得罪人吗?”我想,这不是我们特别喜欢去批评别人,这是“读者来信”的性质决定的。 凡是来找我们的读者,往往遭遇不公,受到损害,有委屈有困难。他们信任党报,希望党报为他们撑腰说话,排忧解难。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再说,只要我们自己站得直、行得正,对于某些制造不公、唯利是图,甚至无法无天的人,我们也不怕得罪!所以,搞群众工作、办“读者来信”离不开写批评报道、搞舆论监督。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1993年的一个下午,鄞江镇的两位女士来到报社群工部,反映她俩在宁波市区一家饭店吃水饺时,因发现水饺里有苍蝇,与老板娘起纠纷,并被老板娘等人倒打一耙,肆意殴打、拘禁、凌辱的遭遇。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10天,但是仍能看到两位女士脸上的淤青和伤痕。根据种种迹象,我觉得她俩的话是可信的,但哪怕事情百分之百真实,如果没有证人,就不能在报纸上贸然披露。 此事唯一可能的潜在证人,是当时为她俩说过公道话的顾客。可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呢?正当我为此伤脑筋时,来了一位姓林的老工人。林师傅为人正直热情,平时常向报社报料。得知我的难题后,他居然打包票说:“我替你去找,一定找到!”令人喜出望外的是,5天后,林师傅真的把那位顾客找到了,而且那位顾客毫不犹豫地答应作证。 《南国酒家竟如此待客》的报道见报后,在甬城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天有许多群众跑到报社,表示坚决支持报社曝光无法无天的店家,为受害妇女讨回公道。而声援的信件更是纷纷涌向报社 最后,在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过问下,打人的饭店受到了严肃处理,被打的妇女也得到了道歉赔偿。 1993年,本人采写的三组舆论监督报道入围了当年度的宁波日报“十件新事”。实践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离不开舆论监督,搞舆论监督离不开群众支持! 1984年,我调入宁波日报群工部工作。那时我已经40多岁了。当时的负责人是孙荣初。我干了一阵子后才接手“读者来信”接访工作的。不过我做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有很多同事在这块比我做得好。 那时候,我们群工部围绕读者来信开展的内容生产有三块工作。一是每周一次的“读者来信”版面,主要刊登读者寄来或上门来反映的民生问题以及我们记者核实过的舆论监督报道;二是“读者评报”专刊。我们当时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专业评报队伍;三是《读者通讯》,那是一份十六开的小杂志,主要刊发业务论文。这三块当时都很受欢迎。 一是来信。这是主要的。为此,我们有专门负责拆信、分类的同事。二是来访。三是电话。四是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获得的信息。 那时我们群工部的人员并不多,只有四五个。接到群众的来访、来信后,对于合适的线索,我们会前往现场调查、核实。当年的公共交通与现在比差得很远,出行基本靠自行车,如果去象山、宁海等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更不方便了。 采编舆论监督报道非常辛苦与紧张。除了采访不容易外,刊发更是存在很大的阻碍,经常是稿子还没出来,说情的电话已经到了。 对这样的稿子,我们会采用“读者论坛”的形式,通过读者对事件的评论,不指名道姓地进行报道。当事者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在批评他们。 除了“读者来信”,我们当时还有“读者评报”专刊,刊发的是读者对报道的点评,其中有不少是很尖锐的。 何守先和贺挺两任老总编对“读者来信”的舆论监督报道很支持。那种开诚布公、开门办报的风气彰显了我们日报的虚怀若谷的气度。 群众工作部是党报的“窗口”部门,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在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994年8月,我进入宁波日报社工作,担任群众工作部“读者来信”版的记者。“读者来信”是当时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主阵地,也是最具特色的版面之一,设一名编辑、一名记者,部里还配备两名同志,负责群众来访接待、来电接听和信件处理。“读者来信”版开设有“热点聚焦”“点题采访”栏目,围绕民生热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当时,我的任务是当调查记者,从群众各类投诉中找寻线索,搜集证据,开展针对性的舆论批评报道,抨击不良,弘扬正气。在20世纪90年代,群众对党报极为信任,碰到什么委屈事、烦心事,会打电话、写信到报社,或登门来访。当时,每年接待群众来访有200多人,每天群众来信少则七八封,多则二三十封,为版面报道提供了大量素材。 开展舆论监督,向来都是难事,需要破除重重阻力。记得1995年秋天,我们做了一组《海小门口,公车送学何时了》的报道,通过半个多月暗访,以车牌找人,揭露了当时一些干部违反纪律,公车私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情况,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最后市纪委对此进行了重拳整治。这组报道后来获得全国地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版一直秉承“为群众说话”的理念,并瞄准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大量报道。因为敢说“真话”、内容呈现又很接“地气”,长期以来一直是读者最喜爱的版面之一。 自进入群工部工作到2015年调任地方新闻部,我在调查记者岗位上干了21年,帮助不少群众解决了切身难题,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感觉很有意义。 2000年后,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智能手机普及后,通过手机浏览新闻、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更是成了宁波人的家常便饭。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媒体语境下党报的责任担当,2013年9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百万注册网民为依托,采用报、网、端融合的方式,推出了“民生e点通”。 民生e点通开通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web、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倾听民声。宁波110个职能部门和重点民生企业、120余位专家志愿者入驻平台,第一时间在线解难答疑。 这道融媒体“民生服务大餐”,以新媒矩阵为推手,倾情搭建政民沟通网上“连心桥”,而且还以内外有别、服务引领、导控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为传递民声、化解民怨、助力宁波和谐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2015年9月,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融合后,《宁波日报》还结合民生e点通平台的网友投诉、咨询与建议,推出了每周一期的“e眼关注”专版;2018年7月,又在“民生”版上推出了“求证新闻”专栏。这一专版与专栏,至今已刊发舆论监督报道400余篇。其中,以城市管理难点为导向推出的一批建设性监督报道,聚焦油烟扰民、共享交通、小区私家花园、住宅“惊装”、路边车行、业委会建设、高架文明通行、窗口服务质量、公租房转租、车库违规使用、文明养狗、背街小巷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等网上问政热点,有效地实现了党媒、网友、政府以及立法部门的良性互动,为宁波破解相关城市管理难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路径,舒人心;通感情,聚精神;通民生,弘正气。截至目前,民生e点通已受理、处置网友投诉、建议、咨询、求助24.6万余条,受理、回复率在97%以上;民生e点通“小e帮忙团”跟进网上热点民生问题6000余次;上报舆情专报3000余期。与此同时,还集合爱心网友,筹集善款以及爱心物资750余万元,帮助困难人群圆梦万余人次。 民生e点通现已成为宁波名副其实的网上舆情“晴雨表”,并跻身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品牌栏目、浙江省新媒体名专栏。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为了“点一点就通”的民生期盼,为了宁波的文明建设,宁波日报新一代的“群工人”将秉承老一辈的初心,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