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3、保障底线民生。民生工作要让每个人都能生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要重点关注生活困难人员的生活,充分发挥底线民生的兜底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提供失业保险、大病救济、社会福利、抢险救灾等等必需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