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0CNBC全球科技大会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幕。两天时间内,众多重量级嘉宾和业界大咖、行业领军人才将围绕“全球经济展望”、“衰退与复苏”、“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新冠肺炎应对策略”、“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远程与虚拟技术”及“数字化进程加速”等7个议题,开展思想碰撞,将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各领域贡献具有引领性、包容性的观点及见解,并向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及地区直播。自2018年以来,南沙已连续举办三届全球科技大会,为全球科技创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这次“特别”的盛会,将成为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一段佳话,结出丰硕的成果。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围绕这一目标,广州正全力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南沙则正是关键之一。 此前,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曾表示,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在突出位置,谋划建设南沙科学城,推进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符合中央决策部署,符合广州发展实际。 据介绍,南沙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科学发现、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现代产业新高地。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当前,南沙正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加快推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3个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布局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集聚人工智能企业23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7个。着力推进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恒大新能源汽车、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项目建设,打造2个年产能100万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全力打造大湾区发展新增长极。 一是“枢纽之城”。以南沙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正加速构建,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相继开通,广州地铁18号线号线、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正加快建设。 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广州港72%,水上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平行进口汽车数量居全国第二,邮轮出入境旅客稳居全国第三,贸易网络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建设。 二是“实力之城”。今年前三季度,南沙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290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排名广州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值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27%、6.9%、21.1%,增幅均位居广州首位。新设企业2.8万余家,新增注册资本2293.91亿元,集中动工签约重点项目193个、总投资额近4500亿元。 三是“创新之城”,南沙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汇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优势,积极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体系。 四是“机遇之城”,南沙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三年总体排名全国前三,其中“投资便利化”全国第一,“贸易便利化”和“政府职能转变”全国第二。实行行政管理服务“五个一”,企业注册实现“秒批”,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70和15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现“交地即开工”。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打造“无证明自贸区”,探索建设“一脸走南沙”智能服务城市,实现企业注册“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政务服务总体满意度走在前列。 五是“生态宜居之城”,南沙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水质稳定达标,建成万亩湿地、百里碧道,是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市。此外,南沙还被评为“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