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存权、居住权问题。 近年来发生的群体事件很大一部分是居民基本的生存权和居住权受到威胁而发生的。对农民而言,土地权是其生存的最后底线和保障,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条件的农民,当在城市生存不下去时,可以回农村种地,这是中国之所以稳定的最大因素。但当威胁到农民及其子孙后代生存权的土地权事件发生时,他们唯有抗争。因此我认为,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生存权问题是中国现在最需要关注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只要农民(包括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自由职业者不乱,中国就不会乱,毕竟这部分人占全国人口80%以上。而这部分人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几次群体事件说明,这个群体集体发声或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对国家将是灾难性的。 养老保险双轨制当然是要解决的,但中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11亿农民和城市自由职业者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问题。在改革农村土地权之前须先解决好保障农民生存权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否则,中国将出大事。 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当今社会管理应该本着保低(保障低收入阶层)、控高(控制高收入阶层)、放开中间(稳住并扩大中层,即中产阶级)的原则进行。使低收入群体真正体会到和预期到国家能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解决矛盾的主要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将国有企业收益分配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即用国有企业部分经营净收益解决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体系资金缺口,使全体公民真正分享到全民所有制带来的好处。建议从以下三个渠道解决社保资金:从国有企业(包括国有金融企业)净利润中拿50%,约1万亿元;从财政收入中拿15%,约1.5亿元;从现有社保资金拿一部分;共计约3万亿元。截止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77亿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600元,每年预计1.28亿元,拿出0.3万亿用于社会救助,剩余部分用于解决普通民众看病补助问题。 全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会促进社保税的开征,促进国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如何让绝大多数民众心理上认可国有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国有企业,顾名思义,是国家拥有所有权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具体体现,企业财产权归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财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作为财产所有权人,全体公民对国有企业支配、使用、处置、收益情况有知情权,当前经营情况不透明是国有企业频遭攻击的原因之一。而财产所有人,即全体公民的收益权得不到落实是国有企业抱受攻击的根本原因。既然是国有企业,就应该让全体民众分享国有企业发展的红利,比如每年拿国企净利润的50%用于解决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问题、普通民众的医疗保险问题等。同时一旦将国有企业的净利润的一半用于社保问题,由于社保支出的刚性特征,反过来迫使国家加大对国企的监管力度。民众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国企的非议也会相应降低。 除自然垄断行业外,市场化改革是否到位,主要看市场是否有效竞争,而不是企业归国有还是私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下半叶也曾出现大量国有企业并发挥很大作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有利弊,国有企业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稳定、主动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民营企业在效率、灵活决策机制占有优势。同时两者共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改进决策机制,促进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因此全部国有化、全部私有化均不可取。也符合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的中国古训。 就垄断而言,不只是国有企业会存在垄断,私营企业也有垄断,微软、英特尔、西门子等均在国际上是寡头垄断,远比中国国有企业仅在国内市场垄断程度要高。 至于企业出现各种舞弊,也不只是国企所独有,从世通到安然,再到美国次贷危机,无不暴露出企业经营者与股东之间各自目标的不一致性:所有者要求实现长期利益;经营者则要求在任期内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股东交给的目标,以取得与任期业绩挂钩的薪酬,而不论用何种手段,从而导致各种舞弊行为的出现。是各行为人立足点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舞弊行为不是国企独有的,私企也存在。要控制舞弊行为的发生,必须完善监管机制,而不是将国企私有化。当然家族式企业可以避免舞弊的发生,但当今世界,绝大部分企业已脱离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而改为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现代化公司制模式(经营者与股东分离)。 为什么近年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我认为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及本世纪国资委成立起了很大作用,现代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到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组建及其按现代企业制度制订的监督制度严格执行,都起了很大作用,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国有企业有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已深入人心,这一点从国有企业的规模、产值、盈利能力上可以看出。只要按市场规则运行,又何妨国进民退?前二十年为打破国企垄断,我们主动推进国退民进,主动暴露国企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出资人监管到位,从而实现了国企治理结构的深刻变化。由此出现了本世纪初的国进民退。这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国企与民企同台竞争局面吗?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限制国企发展或推行政府主导的国企私有化,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当然其间也出现了一些政府主导的国进民退事件,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则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国资委的成功运作,对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现在,大部分国有金融企业已经完成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等问题。因此尽快成立金融国资委,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开,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责,才能彻底理顺金融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货币管理职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独立行使监管职责;有利于民营金融机构正名,有助于国有金融企业与民营金融企业同台竞技、公平竞争的良性市场建立。当然,短期内民营金融企业无法与国有金融企业竞争,但只要定位准确、做好市场细分,补充市场空白,民营金融企业一定会大有可为。民间借贷自古有之,当前如此活跃,说明现行金融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疏而不是堵。合理的疏导将有助于逐步解决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问题。由于全社会存款总额是一定的,若民间金融企业能够良性发展,国有金融企业与民营金融企业会出现此消彼长态势,逐渐形成国有金融企业与民营金融企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金融市场秩序,同时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何国内外精英阶层及其代理人极力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呢?这一点从近年来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及近期的叙伊危机,西方国家都是主要围绕争夺资源而展开的。而中国则将粮食、资源、重要装备制造业、通信、电力、军工等战略性行业牢牢控制在国有企业手中,同时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基本上完成完成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型,正在向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升级转型,这也是我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国企担当主力军,是民族工业的脊梁,是产业升级的重点,国家稳定的基石,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力、民众就业的重要主体之一、节能减排的先行者。如果转型成功,我国就不再是世界加工厂,处于产业链末端;而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厂、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到那时,我国才算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国家和人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真正达到富国强民,才有资本说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只有我国制造业强大了,国家真正算得上强大。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资本从来就是产业资本的附属品。英国、美国都是先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强国,然后才成就其金融霸主地位的。这也是次贷危机后,美国为何要重整制造业的原因。现在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及其代理人极力阻挠。这是既得利益者对后来者的一种常态。对于中国这样的核大国,西方国家自然不会也不敢诉诸武力,而是寄希望通过苏联东欧式的解体。在外部,借阿拉伯之春、美国战略东移施加压力;在内部,利用民生问题与贫富差距扩大等矛盾,放大国有经济的问题,极力鼓吹私有化的好处,企图中断我国工业转型进程,希望中国国家领导层在强大的舆论面前让步,进而分一杯羹,甚至推动中国发生内乱。若国家发生内乱,遭殃的还是普通大众,受益的自然是国外资本大鳄及其代理人。希望现任乃至后任国家领导集体审慎决策,尽快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等民生问题的实质性解决,以保国家未来20年安宁。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有学者提出了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民生问题。事实证明,在经历了教育产业化、...虽然我们同美国国情不同,但西方国家的成功之处我们应该可以借鉴和尝试。如...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