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梁惠敏 魏申)组团打卡永庆坊、看粤剧演员“变脸”换装9月2日,“活力湾区 世界共享”东南亚主流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国际化历史名城广州,先后走访了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科学广场展示厅,领略广州独有的传统文化韵味,见证广州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取得的优异成绩。 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是广州城市微改造的缩影永庆坊。 始于1931年的永庆坊片区,是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不过8000平方米的区域里面,广彩、广绣、粤剧依然深深扎根于此;包括李小龙故居以及近现代众多知名人物的故居也在述说着百年来广州所经历的种种变迁。 在永庆坊里,采访团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从入口处的漫游指南图位置出发,走过一条条干净整齐的麻石街,先后参观了李小龙故居、活字印刷体验馆、永庆古今展等,感受旧城更新的面貌。据永庆坊工作人员介绍,该片区的微改造在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轮廓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和整饰,保留了岭南建筑民居的空间肌理及西关特色趟栊门、角门、雕花等元素,让“旧”和“新”充分地有机结合。改造后的永庆坊,既保留了古城文化,又与时尚潮流相结合,成功跻身周边游热搜榜首,也令前来参观的记者们啧啧称奇。 粤剧是联结广东与东南亚情感与文化记忆的“乡音”,与永庆坊仅一墙之隔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也是当天文化体验之旅的重要一站。一直以来,关于粤剧在海外的情况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据《广府文化》介绍,在东南亚各国中,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居住的广东籍华人较多,前往这些地方的粤剧戏班和艺人也比较多,故有“粤剧的第二故乡”之称,因此此次采访团中不少人对粤剧并不陌生。 “泰国是全球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有很多广州会馆、潮州会馆,我们经常有机会听到粤剧,连一些泰国政要也是票友,偶尔会登台唱几段。”来自泰国星暹日报的侨社新闻主编苏灵逸表示。聊至兴起,她还当场哼了一小段《帝女花》唱段,“以前只是对粤剧有些了解,此行找到了粤剧的根,第一次知道粤剧是与京剧、昆曲齐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获益匪浅。” 在一段精彩的粤剧表演结束后,两位演员刚刚来到台下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您学粤剧有多少年了呢?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粤剧好学吗?”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韩咏红对粤剧尤其感兴趣,迫不及待地问出一连串问题。“在新加坡有很多人喜欢看粤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也曾在新加坡演出过。今天参观了粤剧博物馆、看了粤剧表演以后,我了解了更多有关粤剧的细节,尤其是今天两位艺术家的表演,真的很精彩。”她表示。 窸窸窣窣的虫鸣声由远及近、不绝于耳,大风吹动树枝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裹挟着淅淅雨丝在耳边落下这个场景不止出现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还出现在励丰文化的展示厅里。当天下午,采访团来到了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科学广场展示厅,了解企业如何以文化科技+金融为发展战略支撑,以城市景观亮化、智慧城市和文化旅游产业为落脚点,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文化体验方式与文化消费新业态的创领者。 提到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说到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奥运会开幕式,你是否会觉得无比熟悉?聚焦文化创意产业,专注提供专业音响、灯光、视频产品与集成控制技术及服务,这便是励丰文化。从最初的产品销售+工程集成出发,励丰文化不断创新,进行自主研发生产,同时通过创意设计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打通了从产品到应用的全链条。 以励丰文化自主研发的高端数字音频系统lemuse为例,这套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到了包括新疆大剧院、又见平遥剧场等多个国内的大型场馆,还参与了新加坡首个社区文化中心多功能剧场的建设。这套系统里的可变声学环境可以实现现场体验、一厅多用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对公共场馆的集约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投资效能,在新加坡受到高度好评。下一步,励丰文化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创新,争取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国外市场。 在科学广场展示厅里,VR技术、AR技术、无人机、工业制造机器人、“手掌微特征”识别技术诸多“高精尖”黄埔“智造”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通过互动式体验,记者们感受到了黄埔和广州科技脉搏的振动。 据了解,采访团将会继续深入东莞、深圳、中山以及珠海,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变化,讲述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地区合作共进的美好故事。 要闻2019-07-04 13:16:40【新春走基层】粤剧春班预订量创近10年新高,“过年 要闻2019-02-14 13:13:39【脱贫攻坚在凉山】藏在贫困地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要闻2018-10-29 19:02:31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传承 要闻2018-08-09 17:03:02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 最新报道2017-10-17 17:39:17【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最新报道2017-10-01 16:20:28高淳区举办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 最新报道2017-09-21 10:01:16“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 中国风采2017-09-15 21:44:32执手相携共传粤剧薪火——走近香港八和会馆 动态2017-06-26 12:59:48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要发现和培养粤剧传承的青 扬子晚报网(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版权声明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