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媒体报道了台山下川白沙村整体搬迁背后的故事,一个关乎到近200名村民人身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建成竣工。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央广新闻晚高峰》近日关注了哈尔滨行洪区的一个叫牛甸屯的村子,该村地势低洼,基本上逢洪必淹,当地政府曾计划2013年对牛甸屯进行整体搬迁,但至今,村民们依然生活在随时可能被洪水淹没的牛甸屯。 都是涉及百姓安危的重大民生问题,两个地方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处理结果。也许有人会说,牛甸屯有这样的那样的原因和难处,推进起来不容易;可是处于台山下川的白沙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但搬迁工程依旧如期完成。都说民生无小事,可是真正执行办理起来,很多小事变成大事,大事变成一拖再拖无法解决的“老大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没有把工作的重心、落脚点放在民生上,没有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去全力解决。民生工作向来吃力不讨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更无法产生夺目政绩,但是它凸显一个政府的责任感,考量着各级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上是否走得踏实。 一是换位思考,切实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真正做到民生无小事。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居民楼下有个垃圾堆臭气熏天,长时间没人管;某条马路一下雨就水浸,数年如一日,出行居民苦不堪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到底还是观念和认识问题,管理部门没有从那些受影响居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了解他们每天处于怎样一种环境中,所以有的问题根本不重视,或者能拖就拖,先忙他们眼中的“大事”。这种思维不转变,“民生无小事”永远只是一句空话、套话。只有真正实现换位思考,以一个身在其中的百姓视角去看那些民生问题,才会清楚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才会想方设法快速解决。 二是服务先行,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克服困难办成实事。民生问题,经常会涉及到诸多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利益,解决起来困难多、问题多、矛盾也多,需要政府部门特别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树立服务意识,遇到涉及群众利益的纠纷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耐心沟通引导,多想办法,不能动辄就发火或采取粗暴方式解决。在台山下川白沙村的整村搬迁过程中,几十位基层干部一对一与农户结对做工作,给群众讲清楚搬迁的利害关系,以及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房屋分配问题,都是反反复复做工作,有时候还承受很多误解和委屈,但最终才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感谢。 三是是倾斜资源,以解决重点问题为出发点,集中力量快速办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能看到很多重要的民生工程推进缓慢,原因无外乎要么缺乏资金,要么难度太大等。比如上述提到的牛甸屯村搬迁,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有些政策也没法对接,于是一直拖延无法解决。缺钱、难度大,固然是无法搬迁的原因,但政府部门更应该主动想办法,比如向上级部门反映、多方筹集资金,甚至是把一些不急着上的项目缓一缓,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困扰群众生活、安全的急迫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广大百姓才能从这些点滴工作中,感受到政府部门切实在践行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