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5日至8月15日,省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永州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共交办我市信访件268件。2018年9月29日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督察意见,指出我市5大类33个问题。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照单全收、严肃对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狠抓整改落实。截至目前,268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5大类33个问题,已有19个提前完成整改,12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自然保护区整治和基层执法车辆配备2个问题正在加紧整改。 1.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进整改。市委、市政府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工程狠抓不放、常抓不懈。反馈意见会结束当晚,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华同志先后3次进行督查暗访,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录春同志先后2次现场调研督导,形成了领导综合统筹、带头包案、一线督导的高位推进工作格局。 2.层层压实责任,合力推进整改。市县(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逐一明确整改目标、内容、标准、时限要求,逐个问题明确包案市级领导、牵头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领导,逐级压实整改责任。市委、市政府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督办重要内容,纳入县区党政领导述职述评和绩效考核内容。对超期未完成整改的相关单位及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3.落实一企一策,高质推进整改。全面贯彻“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整改要求,每个问题案卷独立成册,精准制定整改方案,坚决不搞“一刀切”。严格按照“五个不上报”“三审三签字”的要求严把整改质量关,逐个问题制定验收方案,由责任单位自查,牵头单位把关,包案领导现场核查、签字认可,书记、县长签字确认,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核实,多道关口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对整改进展情况在媒体上公示公开,主动邀请媒体、人大代表、环保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监督指导。 4.强化举一反三,全面深化整改。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问题整改专项排查行动1次,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2次、富锰渣高炉企业问题整改专项督察2次。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集中饮用水水源地、长江入河排污口和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稽查,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确保问题发现到位、处理到位、整改到位。 1.推动了重点环境问题整治。在问题整改中,我们坚持既集中整改反馈问题,又全面排查共性问题,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和攻坚克难,关停规划区内所有砖厂,取缔淘汰109家不符合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能耗的小高炉企业,完成220个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淘汰365辆高排放公交车,并取得较好成效。 2.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2019年1-10月,我市环境空气优良率90.5%,较去年同期上升0.7%,综合指数3.65,较去年同期下降4.7%,全省排名第5,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名次,PM10均值51µg/m3,较去年同期下降17.7%,PM2.5均值为35µg/m3较去年同期下降16.7%。34个国控、省控考核评价断面水质100%达标并稳中有升。今年1至3季度,Ⅰ类水质断面2个,Ⅱ类水质断面31个,Ⅲ类水质断面1个,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13位,全省第1位。 3.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大“散乱污”企业、“低产高耗”等落后产业关停淘汰力度,加快推进富锰渣高炉产业转型升级,督促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华为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无人机、光大环保等企业和项目落户永州,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继续深化问题整改,全面开展“回头看”。对东安县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的问题,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完成扩建并投入运行。对已关闭矿区存在遗留环境问题,督促相关县区对照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确保解决到位。对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问题,严格按照小水电清理整改及销号工作时间节点推进工作,分类分期整改到位。湘江纸业遗留污染问题,今年底前完成项目所有整改工程,并对过期化学药剂进行妥善处置。同时,集中人员对问题整改全面进行“回头看”,做到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问题不反弹。 2.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对照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工作方案和“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把握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任务和具体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重点抓好环境空气质量整治、农村和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垂直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3.加大宣传公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对整改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舆情引导,及时公开整改工作进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及时公布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建立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成员的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共创大环保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