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问题缠绕、深结,现状不容乐观。在某些点或面上的环境状况甚至触目惊心,而解决的阻力和困难重重,有错误观念在作祟,有各种利益集团在撕扯,更有大小利益人在“游击”,怎么办? 要左手紧握右手,合力出击。右手5指是环保、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掌心是中央;左手5指是法律、制度、政策、市场、公众参与和监督,掌心是民生(环境即民生)。环保需要政府各部门合力出击,目前的条块分割严重导致政府环保施政力量不足,机制体制不顺,影响成效。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环保,五指合拢,实拳并力,才能收到令行禁止、“药到病除”的效果。 右手体现了一个维度,即横向的政府行政维度,硬手段、硬力量。一般来说,单从行政维度来解决环境问题很难彻底、全面、长效。从某种程度上讲,环保部门几乎已经把行政手段用尽了,但成效仍不尽如人意;左手体现了另一个维度,即纵向的无形力,软手段、软力量。左手包含3个层次:法律制度政策、市场产业、公众参与和监督。左右手协调才能形成完备体系,两个维度、纵横交错,深度交织,从而有效治理污染,保障民生。 鲧之治水,败在只堵不疏;禹之治水,成在疏而利导。然而,大禹治水虽名垂千古,却憾在疏而无堵,因而终使所治之水未能恩泽万代。由此看来,只堵不疏不行,只疏不堵也不行;显然堵利于疏,疏利于堵,堵疏互利,疏堵结合才能良性循环,功效久长。 堵是限排,堵是关停,堵更是惩戒;疏是清洁生产,疏是污染工艺改造,疏更是零排放现代生产方法。堵之不力,必导致疏之不畅;疏的忽视,必造成堵的艰难。只疏不堵,必导致疏的寿终正寝;只堵不疏,必导致堵的失败,甚至疲于奔命,处处决堤。 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是堵疏结合,而环境预警就是短期的强堵、硬堵;清洁生产、零排放、循环经济是疏的要略,而制订政策引导、提供资金支持便是疏的直接体现。 堵疏结合决策要上升到国家层面,由最高决策机构部署执行,堵疏结合要有覆盖性、持久性。没有覆盖性,便会有污染的转移;没有持久性,污染便会死灰复燃。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中国的污染很重,前期重在堵,堵发挥主要作用,疏为辅;后期重在疏,疏发挥主要作用,堵为辅。掌握好重心很重要,但整个的过程是疏堵结合。 堵疏结合是环保的哲学思辨,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实务上讲,无论是堵还是疏,都要有战略思维、策略设计和战役部署。堵要藉法律之依据,要假行政之威力,才能合法有力;疏要讲科学之方法,要算经济之利亏,才能科学经济。 中国环保的行政架构,目前尚不完备,体制机制不顺使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有时不得不听命于地方政府,隶从于地方经济,甚至隶从于污染的经济、黑色的经济。这就导致环保表现为堵的困难、堵的不力。毫无疑问,环保执行力不足,极大影响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因此,将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生问题,通过环境保护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要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坚持环保规划先行,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积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根本上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产生和资源环境损耗。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要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从宏观层面,我们不难想象社会财富增长与民生改善的正相关性,即社会财富增长了,民生便得以改善。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促使社会财富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衍生物——环境污染,又会抵消这种增长,比如污染引发疾病和环境灾难等。此外,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及环境污染和环境灾难带来的贫困会更加剧这种社会矛盾。比如,中国生态恶化的地区往往是贫穷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补偿,导致污染和贫困交合的恶性循环。 指导经济社会决策和发展思路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与和谐发展,把环境问题作为当下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来全力加以解决,正是为了实现社会财富的真正增长,并保障这种增长不被销蚀。这种不被销蚀对于相对贫困或不富裕的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当这种相对贫困或不富裕的数量还具有相当比例时(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前),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社会财富对于每个个体的绝对增长(至少不减少或销蚀)就更显得有意义、有价值。从这一意义上看,把环境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来抓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运用,或者说“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之论断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自然演绎,或者说科学求证和实践证明。 科学发展观具有普适的宏观指导意义,解决了方法论问题。按照中观理论决策研究、决策分析,体现在政府层面的就是政府的决策和执政行为。把环境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来解决,重新梳理和建立环境秩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新形势下的政府决策行为和施政行为,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论是一致的、呼应的、逻辑相承的。因而,可以把“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之论断看作是执政党执政逻辑之中观理论的体现和应用。 从微观层面来看,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落实到了具体的实处。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是党和国家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出的号令,明确具体。毫无疑问,这是解决环境民生问题的具体目标或指标。把民生问题解决的考核标准昭告天下,让天下公众监督、监管。 党和国家高瞻远瞩,立足全局和长远,把环境问题及时确定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做出了战略决策,应该说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最好时机。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经济基础有了,国力强盛了,其他民生问题抓出效果了,环境问题必须全力加以解决。 这是一个契机,或者说是转折点,体现了执政党的强烈意愿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改革开放,中国走了一条去弱、脱贫、致富、趋强、达和之路,“弱、贫”是一部血泪史,“富、强”是一部发展史,“达和”是幸福和谐,开启的是一部幸福和谐的新历史,幸福和谐是中国人民奋斗的至高境界。随着这个历程的完成,中国将变成富强、发达、和谐的国家。这个契机国际国内应该看到,从事各种事业的各阶层应该看到,这是中国的机会,这也是世界的机会。 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强化执行力和考核指标。 以前的环保是一个软指标,不被当作民生问题,对于各级政府来说环保可有可无,改善民生,抓GDP才是政绩所在。现在不同了,首先是思维不同了,思想不同了。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不抓不行,不大力抓、不抓出成效不行。像以前那样单纯抓GDP从而导致污染加剧或环境灾难就得丢乌纱帽。要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不把环保当包袱,不把节能减排当障碍,要把环保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这为各级政府注入了强大的环保压力,也为各级政府注入了强大的环保动力。这对中国下一轮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就是说找对了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子,中国的下一轮经济发展搭上了“和谐号”,现代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 环境问题的解决将提升中国的形象,升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涵,使中国以美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溆浦县委书记回应超编质疑:最大县政府系标题党[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