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24日讯 国是论坛2019年会今日在京举办,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演讲中表示,改善民生既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之上,就是财政要可持续,也要把改善民生其实就是扩大消费,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比如说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租赁住房,既是民生同时也增加了住房的供给,对上游产业又是一个需求,可以拉动住房及其相关产品的增产,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刚刚闭幕,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借这个机会我谈一些自己的学习机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关于形势判断。准确判断形势实际上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中央经济工作会对形势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判断: 1、对今年成就的判断。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是符合预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有两个数量也发布了,GDP接近100万亿,人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这两个数量我觉得它确实有重要的标志意义,中国经济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年这样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取得这样一个成就实属不易。 2、对经济下行及其原因的判断。去年的判断说的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今年一季度是说存在下行压力,因为一季度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判断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个加大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从一季度到三季度确实是在走低。 经济下行的原因既有国外因素,也有国内因素。国外因素,众所周知主要就是世界经济的增长持续的放缓,特别是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因素,主要就是因为我国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这样一个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这是把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放到了前面,这是我们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时代背景。 3、对趋势的判断。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我前几天在青岛我也讲过。 4、对世界经济的判断,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我们已经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了。 第二,关于重要认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今年又提出了四个重要认识,我觉得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 今年经济工作当中有些方面出现了偏差,有些方面力度不够,所以需要提醒全党来注意。 1、要求逆周期。既不能顺周期,也要把握好逆周期的度,也就是说不能强刺激,也不能弱调节。衡量的尺度之一就是是否激活了微观主体的活力,这是一个增长的基础。 从根本上来增强增长的能力,就是必须坚持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逐步解决长期性的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 2、要求讲究方式方法。这个方向目标明确以后,方式方法实际上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方式方法如果出现问题,那么方向有可能出现偏差,目标也有可能落空,所以要求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把握好多重目标的平衡,也就是说不能单一目标,不能只顾一点,不顾其余,不能为了个体的“所谓的正确”,带来全局的整体的错误。 当然目标平衡是一个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现在目前经济下行期,要更加注重稳增长,不能各种约束性的政策集合用力。 3、要求加快改革。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体制性的,我国经济的潜能是很大,但是目前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制约着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增长。所以,必须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的开放,逐步激活潜能。 4、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详细说了。 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一项任务,这个是不多见的,同前面提出的四个重要任务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各方面的新发展理念,切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在落实,但是也存在说得多、做得少,不会做、不愿做。 在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忘了新发展理念,以及分拆新发展理念,只抓一点,缺乏整体、全面、全局、观念等等问题。 所以,要求在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中来推动发展,不能带来新的不平衡,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五大理念是一个整体,不能够拆分。 比如一说创新,各地区就一窝蜂的搞新产业、人才大战、一刀切的关停传统产业等等,这样的话,创新也许上去了,但是会带来一些新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要充分考虑各项政策的综合影响,要做好事前的调查研究和评估,抓好政策的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等等。 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所以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这是经得起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光是贫困人口,全体人民都要应该有获得感,所以在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同时,要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这一次任务一,贯彻新发展理念。任务二,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三,改善民生。 也就是把民生放在了宏观政策和产业区域发展之前,过去大家知道往往是放在后面的,这种改变我觉得: 改善民生既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之上,就是财政要可持续,也要把改善民生其实就是扩大消费,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比如说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租赁住房,既是民生同时也增加了住房的供给,对上游产业又是一个需求,可以拉动住房及其相关产品的增产,促进经济增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确保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宏观政策总的是三大政策的协同: 1、宏观政策要稳,要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实现六稳。 2、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瞄准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强的问题来深化改革和制定政策。 目前国企、民企、外企(国家三大市场主体),都一定程度的存在活力不强的问题,当然在经济下行期是具有必然性的,但是各自的痛点是不一样的,最近中央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改变发展文件,其实就是瞄准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的痛点,激活民营企业活力一个改革的举措。 3、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减税降费力度的加大,部分基层出现了财政支出面临较大的压力,所以要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的支出,不能出现缺口。 要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既不能大水漫灌强刺激,也不能小水漫灌无感觉。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点是要提质增效,因为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条件下,又要保持逆周期的力度,更加的积极,就是必须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 货币政策的要点是要灵活适度,也就是说根据短期经济运行的边际变化,针对不同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这一次会议特别提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样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新的要求新的任务,这个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举措。目前实体经济利润过低,民间投资低迷、消费减速等等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融资成本还是过高。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今年仅是新闻稿就出现了七次,说明内涵和要求还在不断地拓展。 所以,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个方针,坚持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在深化供改上持续的用力,这里面包括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生猪生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应用,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降低企业的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用市场机制和科技创新两大动力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加强战略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是一些新的内容和要求。 区域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要实施好中央已经确定的六大国家战略外,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承载能力,这个是在今年五次财经委会以后已经明确的一个政策方向,这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对未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向上的措施。 会议强调了几项与激发经济潜能或者说和稳增长密切相关的改革,包括了民营企业,现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实际上是最困难的,我们说企业比较困难主要就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而他们是经济发展特别是稳就业、稳收入的主体,所以会议提出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其实这个也是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当然这个现在已经在落实了,大家已经看到了文件在出台。 未来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可能还会进一步的完善,资金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错配是目前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的集中反应,所以会议提出要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这个是过去没有提过的。 土地计划管理,也就是说我们过去都是叫计划管理,但是40年过去了,将来还有计划管理,所以要改革这个。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开放方面要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负面清单、降低关税总水平,这个已经在落实了,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等等。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北京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