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观察网 http://www.chinagcw.com.cn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观察网

“医”书记激情燃烧的驻村岁月

来源:未知 作者:任逍遥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1
摘要:【题记】用真情触动每一位村民,用脚步丈量心灵距离,用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巴中好人 熊亚军语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秦岭南侧,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偏远

 【题记】用真情触动每一位村民,用脚步丈量心灵距离,用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巴中好人 熊亚军语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秦岭南侧,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偏远山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8年,身为巴中市巴州区人民医院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共产党员熊亚军,接受组织安排,到巴州区梓橦庙镇奎星楼村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并担任第一书记。按熊亚军自己的话说,就是自此开始了他激情燃烧的岁月——

 

 

 

 

医生书记 治病治贫

      “进村入户,首先要弄清脱贫摘帽后群众盼什么,村两委干部想什么,村民奔康需要什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熊亚军带领党支部和村委会创新发展思路,把党建引领、文化引导、精神激励、健康保障等诸多实事、好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第一线,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成天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朝夕相处,促膝谈心。由于他医术高明,经常义务为村民们把脉问诊,送医送药,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老百姓甚至视他为神医在世,加之他这个第一书记平易近人,治贫又治病,老百姓们便亲切地称他为“医书记”。
       驻村工作期间,熊亚军听得最多的是:“我家的房子漏雨了”、“我家停水了”、“我家厕所帮我修一修”、“我儿女不孝顺”、“我又生病了”……作为奎星楼村第一书记,无论是张家长、李家短,无论是大事、小事,熊亚军都会不厌其烦地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尽职尽责地当一个合格的好医生,公平公正地当一个令人信赖的调解员——他,默默地为群众播撒“及时雨”,输送“雪中炭”……
       驻村以来,熊亚军坚持深入农户,与老人聊身体、与年轻人聊务工、与孩子们聊学习……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实摸清村情民意。
       六社村民闻国仁,74岁,患冠心病,在不少医院看过,花光了一辈子积蓄,病情均无明显好转。熊亚军专程请来省名中医为其辨证施治,三副中药后病症减轻大半。后续治疗期间,熊亚军亲自上门帮其调理诊治。这样,闻国仁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医治,大大好转。
一社村民陈加胜,因病失去劳动力,妻子也患有侏儒症,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熊亚军带上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上门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帮他落实了低保医保兜底政策,使陈加胜重新燃起生活希望。
      像闻国仁、陈加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熊亚军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奎星楼村的贫苦户大多都是因病致贫。为此,他在该村全面推行健康扶贫,多次组织医疗专家、教授开展送医送药下乡免费医疗义诊活动。他将价值2万余元的衣服等慰问品,送到全村88户贫困户手中。短短两年间,奎星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为此群众的心里亮堂了,脱贫的信心也更足了。
      村民们都感激地说:“熊书记不仅是我们的好书记,更是我们的好医生!”

 

 

 

扶贫扶志 致富治心

      奎星楼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配套基础设施接近空白,有基本劳动能力的都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386199部队(当地人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戏称)。熊亚军和“两委”干部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一致认为,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先从村民们的思想和意识方面找准突破口: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
      为改变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精神脱贫”,熊亚军决定创办“农民夜校”,并且把“农民夜校”教学点从枯燥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户院坝。他始终坚持亲自备课,亲自讲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身边事,讲群众关心的事,让基层党员和群众,不但能从中接受道德法制教育,而且还能掌握实用技术。
为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熊亚军还自掏腰包为村委会安装了路灯和饮水机。每次学习前,他都亲自动手把村委会议室和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干部群众都有了归属感,村“两委”也一下子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社社长、老党员屈建文由衷感叹道:“现在的村委会比过去亮堂多了,我们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在熊亚军的主导下,奎星楼村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村“两委”以“四好村”创建为抓手,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党员示范户”、“脱贫光荣户”;通过农民夜校、院坝会、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对环境脏乱差、不尊老爱幼、邻里不和谐等现象进行曝光。通过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反面典型警示触动,加强和弘扬时代新风尚。

 

 

 

 

因地制宜 产业造血

      “门前一条河,背靠一匹坡,嫁入施家嘴,三面都环水,活路干不完,稀饭煮成水,媳妇嫁来就后悔……”这些在当地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俗语,就是对奎星楼村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
      奎星楼村,基础条件薄弱,可用耕地面积少,农民收入少,来源单一,人口流失严重……如何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带领广大村民们脱贫致富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熊亚军深感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农业结构的重要性。
       在他带领下,奎星楼村积极探索“226利益模式”和“以购代捐”新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反哺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即:村集体引入业主发展核桃产业,取得收益后,土地承包者占6成,村集体占2成,贫困户占2成,村集体获得的2成收益里,用于壮大集体经济。
      一年来,奎星楼村组织种植核桃800亩,无公害蔬菜300亩,芍药400亩,联营水产30亩,种植油菜500亩,养殖山羊200头,养牛96头。庞大的田园经济和产业造血功能,让奎星楼村的老百姓们着实尝到了甜头,体验到了真正的幸福获得感。

 

 

 

不忘初心 永远在路上

      付出总有回报。驻村以来,熊亚军坚持精准扶贫,推进各类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户由2014年起的认定户数88户318人,到2019年底全部清零。他负责的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奎星楼村先后荣获省、市、区三级“四好村”荣誉,扶贫工作成绩和经验在巴中电视台、巴州区电视台、四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熊亚军本人也为此获得2019年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巴中好人等殊荣。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熊亚军始终与村“两委”团结一致,充分发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倾情为民,急百姓所急,办百姓所需。健全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实行常态化机制,建成了学习型党支部,增强了班子成员的使命感,调动了全村党员群众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性。他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了第一书记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第一作用”。
      为了给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熊亚军为村“两委”培养了4名入党积极分子,回引2名农民工返乡创业。
       如今的奎星楼村,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显著加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升,政策兜底公平,人文关怀真切,产业发展向好,环境整洁干净,村风民风向善,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熊亚军是一个诺言践行者,更是一个使命担当者。驻村两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骄人业绩践行了当初“用真情触动每一位村民,用脚步丈量心灵距离,用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的无悔誓言!是的,两年的驻村工作,是熊亚军这一生中不可忘却的激情燃烧岁月!但又何止于此呢?初心不改,永远在路上!(张道光 欧明成)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观察网独家出品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手机: 邮箱:123456@qq.com
联系电话:010-8888888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