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观察网 http://www.chinagcw.com.cn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观察网

学者论道| 城市考古对人居环境诗学的研究意义

来源:未知 作者:任逍遥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城市考古对人居环境诗学的研究意义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研究员 焦泷天艺 【 摘要 】 我国正在经历着大规模且快速的城市更新进程,如何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精神品味、独具特色、千城千面的诗意人居环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破解

 城市考古对人居环境诗学的研究意义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研究员  焦泷天艺
 

 

     【摘要】 我国正在经历着大规模且快速的城市更新进程,如何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精神品味、独具特色、千城千面的诗意人居环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破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探寻并识别出每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引导、互动、交流,最终塑造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城市性格主要是由城市的历史文脉所决定。本文从传统的城市考古和新城市考古的定义、方法及案例进行研讨,通过采取传统与创新城市考古并重的探源方法,使每个城市的根性文化能得以发掘,城市的地景风貌越来越具有地域特色,城市居民也走到了文化与艺术的中心,一座座具有东方诗意且性格鲜明的中国城市将逐渐成形,绽放光彩。

 

 

关键词】城市考古、城市性格、人居环境诗学

 

 

      “一个人类住区不仅仅是一伙人、一群房屋和一批工作场所。必须尊重和鼓励反映文化和美学价值的人类住区的特征多样性,必须为子孙后代保存历史、宗教和考古地区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

——联合国 人类住区温哥华宣言 1976

 


      当今的全球城市战略面临人类生存发展的诸多挑战,人们越来越达成一个共识:未来城市将是“可持续的”“智慧的”且“诗意的”。建立能源节约型的韧性城市,科技赋能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富有审美韵致的诗意城市,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美好愿景之下,双碳战略、智慧城市以及城市美学的研究应运而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络配图>)

 

一、城市考古探源城市文化基因

 

      对于城市美学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创造出符合中国城市居民精神品味、独具特色、千城千面的诗意人居环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探寻并识别出每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引导、互动、交流,最终塑造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城市性格,主要是由城市的根性也就是历史文脉、城市的地景风貌以及城市居民的主流文化特质三个时空元素组成,后两者的确立也源自于城市的历史文脉。因此只有挖掘城市的根性,从城市考古出发,才能探源到城市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城市考古是以古代城市及相关遗存为对象的考古工作。城市考古的核心目标是梳理城址在各阶段的布局与分区,总结城市在历史时期中的扬弃,据此复原出古往今来相应的城市建设过程,为研究城市政治经济体系、文化脉络的延续及流变提供科学的考古依据。
      中国城市考古工作的方法与古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五个阶段。根据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又可将城市划分为:宫城、内城、外郭城及公共空间。城市考古通过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对古代城址进行系统勘探,再对其关键节点详细解剖,结合文献,追溯古人城市营造中所体现的历史及社会文化风貌。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幅员辽阔,决定了城市考古的复杂性与综合性。首先是田野工作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城市考古涉及到几乎全部的考古领域,如陵墓区考古、宗教考古、民族考古、手工业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等。这些考古领域又涉及到古代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建筑学、宗教学、美学、法学、军事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其次是资料整理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城市考古囊括多个学科门类,出土文物非常庞杂,梳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刊发成果需要多团队甚至几代人的积累。因此城市考古是将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方法相结合,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融合的巨系统研究。
      城市考古的巨系统研究可分为四个不同的维度:规划设计维度、历史地理维度、建筑园林维度及人文社会维度。规划设计维度是在零散的考古发掘中,运用城市规划要素将城市空间的总体格局缀连复原,同时关注遗址外的历史环境、山川地势,探索古代城市“选址形胜”的哲学理念;历史地理维度是关注城市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变化,包括城市之间的区域关系、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气候与城市聚居的关系,为研究城市环境提供全息立体的自然史料;建筑园林维度是从古建筑群组布局、建筑单体形制、建筑营造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搜集线索及基础资料,归纳提取古建筑设计与山水园林体系的美学元素;人文社会维度是从考古发掘的遗存,包括实用器、礼器、建筑构件及钱币等推演古代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等级结构、主流文化审美、语言习俗特性、宗教信仰仪式等重要信息,为呈现城市考古成果,探源城市基因,梳理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性格提供珍贵的实证资源。

 

大唐芙蓉园夜景<网络配图>
二、城市考古创意城市诗意风貌

 

      吴良镛院士曾经提出,为建设可持续发展且宜人的居住环境,应发挥各地区建筑文化的独创性,首先要通中外之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结合会影响到城市人文内涵的展拓,因此要融贯地研究东西方人居文化的精华。其次要通古今之变。中国历史悠久,人居之所常常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今日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应开展城市考古,发挥中国规划理念与人居文化的独创性,古今融合创新,建设出文化氛围浓厚的居住地域。最后,在两者的基础上,要塑造人居环境的灵魂,在物质世界里创造诗意的精神世界,开启人们的心灵之境。因此在建设人居环境时,必须尽力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使建筑与城市拥有长远的甚至永恒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为创建诗意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者应从城市考古出发,研究地方传统和城市特点,提炼古代城市与建筑最根本的美学元素。同时结合全球最新的建筑科学技术,将美学元素运用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园林里综合设计,要尤其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东与西、古与今中创意出独特的地区城市文化及地景风貌。
      张锦秋院士是践行城市考古引导规划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就像建筑师高迪与巴塞罗那一样,张锦秋与西安之美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张锦秋的设计项目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多元探索,二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保护地段及有特殊文化要求的新建筑设计,三是历史名胜重建与古迹复建。她认为这三种建筑创作的前提不同,设计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也不同,说明即使是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也需因地制宜、因题而异。张锦秋的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了传统与现代,于传统侧重在环境、尺度与意境;于现代侧重在材料、功能与技术。
      张锦秋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多层次的。在建筑设计上有的“寓古于新”,有的“寓新于古”,有的“古今并存”。室内设计采用“寓古于新”,起到新中含古,似古又新的效果。如序言大厅选用中灰色镜面花岗岩石墙和地面,本色铝合金悬挂式覆斗形组合吊顶。又如博物馆大门设计,采用不锈钢管与抛光铜球组合成空透金属大门,其设计理念来源于传统铇钉大门。“寓新于古”可从预制受力构件上见到端倪,造型简洁的大屋顶下的椽条、支撑屋檐的斗拱,体现出唐代及现代建筑共同追求艺术、功能与结构的高度统一。“古今并存”从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构件与材料中呈现,例如许多不开窗的墙面安装四五米高的大型预制板。这样“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在张锦秋的工作中贯穿始终,她坚信,对中国建筑传统和现代需求理解越深,两者的结合点层次就越高,所创作的建筑就会越新颖、醇厚、雅俗共赏。
       张锦秋院士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持西安主要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与城市设计,如西安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群体、大雁塔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这些公共文化建筑串联起西安这座古城与其当代居民的本土情感,“新唐风”的独特城市风格被西安人广泛接受、认同并引以为豪。

 

洛克外滩源鸟瞰图<网络配图>

 

三、城市考古塑造居民文化特质

 

      作为城市居民,可以从创立和参与新“城市考古(CITYWALK)”中来发现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探索、重现、感受、丰富新的“诗意”与“乡愁”,在继承、融合、变化中形成现代城市居民所独有的主流文化特质。
      新“城市考古(CITYWALK)”是一种以民间视角关注城市历史的在地性研究。“城市考古(CITYWALK)”活动对普通市民开放,通过“考古专家”带领十几人小团队走街串巷讲解的方式,把城市遗迹的“原真性”历史文明传达给居民。与传统的城市考古不同,新城市考古的核心是“考现”,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在地面上可见的范围内去进行历史研究,而非掘地考古。新城市考古与现下流行的社交媒体网红打卡地也有本质区别。网红打卡地是一种“景观消费”,以猎奇的心态为出发点去体验一个新鲜景观。而新城市考古是秉承考古的科研精神,漫步游走在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探寻城市背后的底蕴气质和发展变迁,更加强调参与性、学术性、知识性及趣味性。
       “Urban-Archeo(上海城市考古)”是2018年成立于上海的独立城市研究团体,是新城市考古概念的起源地与践行者。考古团队致力在城市生活和历史现场中,通过有组织的自我教育,启发体验,记录调查,沟通反思,拓展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艺术与知识生产,进而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推动城市历史文明进程的实践中来。
      上海城市考古团队在位于上海的外滩源区域成立了开放式历史研究室,项目包括“历史地图”、“记忆拼图”、“开放式档案板”、“回乡之所”等板块。每个板块都对公众开放,观众既是参观者也是参与者,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观众可以与城市考古队员一起,共同完成外滩源区域的在地性历史挖掘实验。此研究项目是对“城市历史叙事共建”的一种新尝试:“历史地图”是以各个不同历史年代的外滩源详细地图为基础,多层次视觉化呈现该区域的历史变迁;“记忆拼图”鼓励在外滩源生活工作的个人,将个人影像与私人记忆在地图上进行分享,共建历史城区的多元叙事;“开放式档案版”每月设定研究主题,招贴各种相关档案、文献、影像、地图、人物及实践的报道信息,专业工作者和公众共同完善和丰富历史的诸多细节。外滩源区域正在经历最后的改造,上海城市考古团队利用这一时机,将城市居民先人们的故事,承载于留有余温的老物件中,悉数珍藏老上海的点点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在详述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相信采取传统与创新城市考古并重的探源方法,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积极互动中,城市的根性文化得以发掘,城市的地景风貌越来越具有地域特色,城市居民也走到了文化与艺术的中心,一座座具有东方诗意且性格鲜明的中国城市将逐渐成形,绽放光彩。翻开历史的一页,我们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成都,也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杭州,我们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西安,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南昌……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中华儿女将继续书写人居环境诗意篇章。

 

 

参考文献

吴良镛,2001,《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2014,《建筑院士访谈录:张锦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董新林,汪盈,“城市考古的方法、实践与思考——首届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研修班的设计思路与学术综述”,《中国文物报》,2017年9月29日,

http://ex.cssn.cn/kgx/kgdt/201709/t20170929_3657483.shtml

 

 

学而时习,“习近平总书记详述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求是网,2022年5月29日,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2-05/29/c_1128693882.htm

 

 

洛克外滩源,“RBTALK徐明:‘百科全书级’的城市考古者”,ROCKBUND洛克外滩源,微信公众号,2022年1月6日,https://mp.weixin.qq.com/s/wcNvnrMimZVAVJw9C6aObg

 

 

洛克外滩源,“城考历史实验室:一起来考古!”,ROCKBUND洛克外滩源,微信公众号,2022年3月11日,
https://mp.weixin.qq.com/s/ibub7fxHebp4cGBg58OXtQ

 

 

老徐,“云城考——‘外滩源’历史建筑便览(回放)”,上海城市考古,微信公众号,2022年5月29日,
https://mp.weixin.qq.com/s/4S4kyfPUSLykEXaGTipPNQ
责任编辑:任逍遥

中国观察网独家出品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手机: 邮箱:123456@qq.com
联系电话:010-8888888 地址: